还在上学,成绩还可以。
我没什么天赋,没什么特别的闪光点。
小时候别人见了我都会夸一句,这孩子真聪明。是聪明吗?不是,就是太过开朗,太会讨人开心而已,在小时候,这就是聪明。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这样扮演着,扮演着一个聪明人。
到了学校里,学习成了重中之重,从小学开始,我就知道,有些人,他们更会解数学题,他们更会给自己的文章布上华丽的装饰。我从没见过他们比我多付出过努力,就像有些人从没见过我半夜写题一样,我觉得他们很聪明,比我聪明。
“如果我有你这个脑子,现在我已经是年级第一了。”这句话我从小想到大,没跟任何人说过,但却基本在心里控诉过每个人。
我现在的同桌,是一个很好的人,她被保护的很好,明明很天真,还偏偏要做出在我看来没有必要的感慨。
每次教会她问我的题,她都会说一句“不愧是大学霸,就是聪明。”
我喜欢被夸,可我对无止境的夸我聪明有些烦。到这时候,我都会笑着摆手
“聪明什么,我一点也不聪明。”
我要是聪明,就不会在一个勉勉强强的学校里还徘徊在前十左右。
我要是聪明,就不会一道题听三边才勉勉强强学会。
我要是聪明,就不会花十几分钟解一个别人五分钟写完的数学题了。
我不聪明,我只是稍微努力了一点点,但是,还不够,还差很多。
每当我对他们“捧杀”的言论做出回应时,他们都会哄笑“怎么还谦虚上了”
是的,无论是在谁的眼里,比自己优秀的人,都会是聪明的,也是会被眷顾的。
第一次期中考,我位列班级第三,年级第五。那时候,我才真正从“那个倒数第二排女同学”变成“咱们班的班长”。
我是第三名,凭什么当班长?那半个学期和我说过话的人不过五指,谁认识我?然而种种原因,老师还是决定让我管理班级,又过了几天,英语老师又重新敲定我做班里的英语课代表。
”你运气真好。”
是啊,我运气怎么这么好,风头全让我出了。我喜欢出风头,可我不喜欢骑虎难下。短暂喜悦过后,我又开始每天与数学题缠绵。
谁会注意你下课时会看英语书还是做数学题呢?毕竟都忙着玩呢。
逐渐的,我有些蹬鼻子上脸,竟然不太喜欢有人夸我“聪明”,尤其是和我不算朋友且本质上是竞争关系的人,他们在宣扬我的天赋异禀,也在否认我的努力。
我从来不聪明,我眼里的聪明,
是五分钟背过文言文。
是十分钟解出最后一道大题。
是听一遍就能记住单词发音。
而不是像我一样糟糕,那些人一定比我聪明吗...或许是,或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