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兰草情怀

君子如兰,空谷幽香。女子佩兰,遥闻其芳。

兰的美,大约只有中国人能懂!

兰花,古时被称为兰蕙,隐遁于人迹罕至的山涧幽谷,沉默中开放,清新淡雅,独自芬芳,兰花被誉为“空谷佳人”,人们也喜欢称赞品格高尚的人为“君子如兰”。

古代从君王到文人雅士,养兰爱兰者不计其数。纷纷为兰花写诗、吟曲、作画,兰花历史源远流长。

孔子曾感叹:“兰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为伦也”。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一句话,道出兰的美丽与高尚品格。

身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偶遇兰花,欣赏兰花,赞叹兰花,借助于兰花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的表达,为兰花奠定了花中“君子”的品格。从此,兰花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意象,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于是,千百年来,兰花一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被中国人热烈地爱着,为它欢喜为它忧,为它写诗,为它入画……

▲ 

赵孟坚《墨兰图》

据说,画兰始于宋末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赵孟坚笔下的兰花生于草地上,叶子舒放俊爽,花朵如蝴蝶起舞,用笔苍劲,连绵不断。

▲ 

郑思肖 《墨兰图》

可是郑思肖的兰花,都是没有根土,又称“露根兰”,暗示宋朝土地被掠夺,家国已失。所以他的兰,更像是自我的写照,随性地挥洒几下,疏叶简花,洒脱傲然。

每一支画笔,画出的不只是兰,更是画家眼中的自己。

兰的美,它让每个人在花叶之间找到自己,看见内心真正的向往。

兰的美,早已被中国人看在眼里,刻进字里,绘在画里,听在歌里,说在话里,注入心里。

所以,兰之美,只有中国人才能懂。

尚仪书院《国画》课第四讲 —— 兰草

君子如兰,空谷幽香。女子佩兰,遥闻其芳。

尚仪书院女子学堂《国画》课,以绘画描绘美好生活方式,在这里,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七章 吴普、陆玑、朱熹和李时珍的泽兰论考辨 原创 2018-04-06 李正宣 汉字正解 (这篇文章是笔者《先秦...
    蓉城泰伯阅读 865评论 0 0
  • 第七章 吴普、陆玑、朱熹和李时珍的泽兰论考辨 原创 2018-04-06 李正宣 汉字正解 (这篇文章是笔者《先秦...
    蓉城泰伯阅读 1,215评论 0 0
  • test
    风待月_阅读 176评论 0 0
  • 几乎用了整个冬天去学游泳,是的,整个冬天。 但是,依旧没有学会。 胆小,第一次下水,从闷水开始,都要经历一场思想斗...
    yaparis阅读 231评论 0 1
  • 6组家长助教*娟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 加油倩铭 9岁 践行打卡 5/30 孩子第三个30天目标: 1.放学...
    蜗牛想有双翅膀阅读 1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