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是个农民。
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长,一辈子都是种地,放牛。
从没有过过大富大贵的日子,甚至口袋里都极少有钱,但总是对生活满足。
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人要知足。
世道太平,儿女们不用他操心,每天有肉吃,有酒喝,这辈子就值了。
多么简单的人生道理呀,人活一世,蝇营狗苟,为了身在之物奔波劳碌,其实人最需要的,就是那一口饭,一捧水呀。
当然并不是说就要安于现状,而是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要迷失了本心,迷茫了,疑惑了,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也许我们一开始想要的,不过就是吃饱穿暖,家庭和美。
无论我们从何处来,过程如何,最终都要走向一个归宿,化为尘土。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轮明月曾经见证过汉唐的锦绣,经历过宋明的辉煌,如今,都已化作历史的尘埃,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中。
那时的日子苦啊,为了多挣几个工分,爷爷晚上也要在打谷场看守粮食,夜晚有狼出没,那时的爷爷还年轻,东北人的剽悍基因在血脉中流传,不但没有害怕,也没回去找人,用镐把把狼打的嗷嗷叫,夹着尾巴跑了。
那时候家里穷,穷到什么样呢,在我小时候,爷爷家还是土坯房,一间半,一个大土灶,两铺土炕,一间小隔间,就是一间很小的屋子,进屋就是炕,大概三四平米的样子。
我就出生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生长在这个土坯房里。直到我十几岁,最小的叔叔结婚了,才翻盖了新房。
尽管家里这样贫困,爷爷还是供他的弟弟上了大学,那是当年十里八乡唯一的大学生,后来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每每提起,爷爷都十分自豪。
爷爷出生的时候还是在旧中国,没有上过学,只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所以,他经常说的话就是,要好好学习,好好念书,后来,他的儿子,他的孙女孙子都上了大学。这对于一个松花江边的小村子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每每提起,爷爷都非常自豪。
爷爷家就在松花江边,所以吃鱼成了家常便饭。夏天,人们到江里打鱼摸蛤蜊,至今还记得爷爷领我到江边的泡子里捡小鱼的情景。
江边多种水田,我也会跟在大人后边玩,走在田埂上,有时也会捞几只小蝌蚪带回家养。
那时以为蝌蚪永远都会是这个萌萌的样子,没想到他它后来长出了两条腿,又长出四条腿,变成了丑丑的青蛙。
就像小孩子们总以为,大人是不会老的,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
从我在那个小村子里出生,到现在走出小村子,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30年就这样过去了。爷爷也在前几年一个冬日里离我们而去了。
原本总以为缘分是如此的奇妙,现在却发现原来缘分是如此的浅薄。逝者已逝。过往也只能留在回忆里了,只有珍惜当下,珍惜现在的每一分钟。也唯有珍惜当下,才不至于在失去时后悔。
如今回忆起爷爷,又觉得他总是沉默的,就是作家笔下最普通的中国农民形象。
他的一生都在劳作,我总是记得小时候在爷爷家猫冬,外面是寒风凛冽,屋里温暖如春。我和表哥围着炉子烤豆包,爷爷在院子里劈木柴。我和表哥就跑出去帮着捡劈好的柴,互相比着谁捡的多。
我总会很仔细地把分落到四处的很小的碎片也捡起来,因为那是爷爷辛苦劳动的成果。我时常会想,如果爷爷还在,我愿意放弃今天的优越条件,变回那个在寒冬里穿着手工小花袄捡木柴的小女孩儿,哪怕是每天只能额外吃到一个烤豆包。
有一个梦里,我看见爷爷穿着生时的衣服,笑着对我说:“要好好的,我永远都在你们身边。”梦醒之后,觉得幸福满满,爱是永恒的,就算是生命已经逝去了,爱永远留在心间。
爷爷永远都是我生命中的一棵大树,他教会我们勤劳,淳朴,他告诉我们,即便是最简单的生活,也要知足,平安是福。
我永远怀念我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