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女儿回来拿出来一张贺卡,是送给爸爸的父亲节礼物。我才想起来父情节到了,贺卡虽然不是很精致,但是也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很漂亮,老公收到也是很开心的。这是他第一次收到女儿的礼物。
这不禁让我想起来前两天看的一个视屏,是关于你还能陪伴父母多长时间的。
这是一个采访记录篇,首先是采访众人“人的一生的平均年龄”。很多人都认为是85岁,但其实只有75岁。仔细想一下,忽然觉得离自己也不遥远了。如果将75年划分下来就是900个月。记着做了一张表格,人的一生就在这张表格里。真的很震惊。
在这张表格中划去你已经经历过了的日子,有的划了二分之一,也有的划了三分之一,还有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的。这种直接用数字表格来规划生命我是第一次见到,很直观,给人的冲击力也很大。想到自己人生过了一半,好像还什么事都没有做呢。
而我们的父母呢?他们大多都是50,6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在同一张纸上划出他们还剩下的日子(从后往前划),真的没多长时间了。若父母60岁,就还剩下15年,600个月;若父母65岁了,就还剩下10年,120个月。若70岁了呢?
你们又是平均多长时间回去看一次父母呢?在外地的很多都是一年才能回去一次,一次也就10天左右。假如父母60岁,总共陪父母的时间也就5个月。而作为出嫁的女儿,很多一年都只能回去3、4次,每次最多也就一个星期,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陪伴的日子也只有几个月。比如我们家,我公婆65,我们虽然都在武汉,但他也只能一个星期回来一天,总共算下来,也只有17个月了。
一直以为他们还年轻,他们还可以活很多年。他们生活还能自理。
小时候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最烦人的事就是父母的唠叨,管束。希望能够早点走出去,脱离掌控。也不懂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多少,知道现在为人母,才渐渐的明白,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我都还给了我的孩子。在他们眼中我也是孩子,他们希望我们还能像小时候一样依赖他们,陪伴他们。
人们常说“老小还原”意思就是人老了时候就会像孩子一样了。需要人的关心和陪伴。我们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我今天加班,不回去了。”
“我要出去旅游,不回去了。”
“我还有事,先挂了。”
……
没事的时候,就抽出时间回家去看看吧,趁他们还健在,趁他们还记得我们,趁一切还早,趁一切还来的及。哪怕是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对他们也是一种安慰。
今天就是父亲节,也恰逢端午节,我在上班,没办法回去陪她们。打电话的时候,她们的语气里是满满的失望。
人生的算数题里,谁都不是赢家,只希望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去深深的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