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谣言传于他人,入我双耳,因此写了出来,谣言止于智者,相信到你这里也就结束。————小城雨田
《一座食堂的兴衰》描述的是公司1号食堂的故事,但借此祭奠一下还有一天就要破产清算的公司2号食堂,我在此吃了5年,虽然不是有奶就是娘的青年,但吃人家的嘴短,况且还吃了五年,虽然也是商品买卖,但如果世间万物都用价位衡量的话,这个世界就太苍白无聊了,况且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述(话数就是这么有料),在时间管理方面,这位老板是值得尊敬的,值得尊敬的人,当然值得祭奠一下,否则留那么多笔墨作甚。
食堂可以看做一个术语,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即使现在存在,也可以追溯到很远,那个你我未曾出生的年代,今天故事的主角如果存活于世,我应该可以尊称他为叔叔,他的故事起步于听闻,终止于传奇,如果早几年遇到,或许会描述成一部个人自传,因为那份闪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一直活在那些吃客的心中。
一号食堂是公司的一个部门,这样解释好像公司是一家食品公司,不是的,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在那个年代一切大型公司都是国有制,在公司内部会有自己的食堂,与现在许多国有单位,事业单位,学校,还是有区别的,他们多数是食堂部门承包给了专业从事食堂业务的公司,本公司再对食堂进行补贴,职工吃饭会很便宜,相当于职工的福利。在那个一切都是国有制的情况下,食堂这个后勤部门只是公司的一部分,食堂内的工作人员也是公司的职工,大家都是公司内部的正式员工,吃的是大锅饭,只是革命分工不同,这样就会存在一个价值规律,每位在职人员的工资基本是一样的,食堂虽然作为一个后勤部门,但民以食为天,还是应该值得特别关注的,于是故事的主角登场了,他被任命为1号食堂的主管,全权负责食堂的运作。
主角被人称为龙叔,在他接任食堂主管之前,这座食堂已经存在许多年,那个时候应该是龙叔父辈的天下,公司每年会给食堂拨款,除了正常的日常消费,定期购买一些大型设备,以改善饮食环境,职工再掏一小部分钱,就构成了食堂的财务体系,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是由企业明文规定,由公司财务部门支付,食堂就成为了一个非盈利机构,食堂的所有资金就可以充分的花费在食材上,让就餐的职工得到良好的体验。如果你这么想,这个世界就大同了,问题就出现在食堂的就餐环境在近一步恶化,最后只得任命一位强硬的人物来收拾这个烂摊子,龙叔就来了。
龙叔首先从食材的源头开始追查,每次食堂采购食材,他必亲临现场,每次出售食物,他都站在旁边观看,食堂工作人员的统一着装也被他提了出来,这样的姿势是在做一个表率,在大锅饭制度中,表率的作用是最明智的,因为大家的工资是固定的,工作态度就看你这位领头羊是否愿意带头,在龙叔细致耐心的姿态下,食堂的运转慢慢的进入正规。如果只靠个人魅力,这样的运行机制最多只能进入正规,在其位谋其政,但要让各位带有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就要靠理想,画大饼,给犒劳,奖大饼,大饼画的不错,食堂的就餐职工在逐步增多,甚至有些职工的子女结婚,也会将宴席放在这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誉。公司周边家属区的家属也会结队的来食堂买馒头,听闻个大味道好,接着就是奖励大饼了,有些人强硬是对内对外一致性,在他将食堂的运转带入正规后,向公司提出了一个想法,以后食堂职工的工资不需要公司财务支付,食堂自己解决,在那个年代,虽然这样可以节约公司一笔开销,减员增效,但却是没有先例的,但龙叔做到了,结果就是第一个月的工资开出来,是之前企业财务的好几倍,这个时候,食堂那个被称为辅助部门的辅助部门,不被其他职工瞧得起的岗位,突然成为了热议话题,这样的激励制度,令公司食堂1号,变的更加火热,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样的好日子没有维持一年,出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你或许会好奇,这样一件好事,为什么会出现发对的声音,我不清楚,对我讲故事的人并没有再深入的叙述,我也并未出现在那个时代,但这样的问题在最近的一本参考书上窥得了一些眉目,这是一本宋史,正在描述王安石的改革,“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每一个项目于民于国都有利,但仍然被许多人反对围攻,反对的理由杂乱无章,甚至有些就是没话找话来反对,这些人可都是宋朝最聪明的大臣,这个时候你就该明白,为何给我讲故事的人,这一段为何一笔带过,我们只看结果就好。
龙叔被另外一位主管取代,接着就是各种制度的破坏,甚至馒头里面出现了铁屑,仅此一项,就令食堂1号名誉扫地,之后的多年,食堂一直不温不火,归为沉寂。
龙叔应该算是公司的功臣,当然这是职工的评价,但他没有再回到公司,龙叔说,自己喜欢上了饮食行业,并被城市的一家小餐饮公司邀请,当了一位主管。
十年之后,当时的小餐饮公司已经成为了另一个房地产大佬,这座城市的许多酒店都是他们的资产,这座房地产公司却并非是以房地产行业的排名而出名,而是他们酒店的餐饮文化。
这位讲事故的朋友,喝完最后一口汤,沉思道,他最后一次见到龙叔是在公司,正在办理退休手续……
小城雨田
201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