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人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我想先问问大家,什么是亚健康?什么又是健康?什么是身体疾病?什么是心理疾病?可能你和我一样,都没有去深究过这些概念。
怎样的人才是健康的呢?这是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必然要涉及到的一个基本问题。你认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心理疾病的话题,帮助我们寻找关于心理健康的答案。
一、关于心理疾病诊断
1、心理咨询师一般不会把诊断告诉你。因为他们认为诊断是刻板的,而人无比丰富,他们宁愿去看到一个活生生、立体的你。
2、医院的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的医生,总会告诉诊断。那是因为医生的职业要求。
3、精神卫生法规定,只有精神科医师才有下诊断的权力,心理咨询师是不能下诊断的。
二、关于心理疾病分类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6岁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创伤越早,患病越重。
按照精神分析,心理疾病由重到轻,简单分类为三大类:
1、精神病:
1)一般为一岁前的养育环境出了问题。精神科医师更倾向于,精神分裂症主要是基因问题;
2)精神病患者最重要的问题是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
3)精神病患者,至少在他的疾病所浸染的范围,他是活在一个人的世界,无法和别人建立起关系。用关系来解释,活在最原始的一元世界中;
4)最严重的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典型的症状有比如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和怪异想法;
5)其中最典型、最广为认知的是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是幻觉和妄想;
例如:经典的妄想是被迫害妄想,认为自己生活中的所有不顺,都是某一个人或势力,构成了一个体系来迫害自己。
2、人格障碍:
1)一般是三岁前的养育出了问题;
2)用关系来解释,他的世界是介于一元世界和二元世界中;
3)他们主要努力都是维护自己的自恋。核心心理逻辑是:我没有错,永远都是别人错;
4)最广为人知的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们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5)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所以他们多数不会寻求医治。
3、神经症状:
1)一般是三到六岁的养育出了问题;
2)是最轻级别的心理疾病;
3)用关系来解释,他的世界是介于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中;
4)包括: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
5)太容易觉得:我错了,问题都在我身上。所以会主动寻求治疗。
三、总结
依照精神分析,心理疾病可以分为三大类:
精神病: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典型症状有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和怪异想法。从“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的角度,精神病是活在最原始的一元世界中,他们严重缺乏“别人独立存在”的这个感觉,而把自己的内部想象当成别人的外部现实来对待,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无法和别人建立起关系。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患者,是三岁前的养育问题,他们被认为是一岁到三岁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呵护,他们的人格,也就是自我还没完整形成,因此他们的病情仍相当严重而不容易治愈。人格障碍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一元世界和二元世界中,他们明确意识到,别人是独立存在的,但他们还没有对别人产生情感。
神经症:这是最轻级别的心理疾病。神经症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中,他们意识到我和你是好的,但我爱你的时候,我担心会对第三个人产生伤害。这一类的患者会主动寻求治疗。
四、我的思考
1、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或心理科医师不是一回事
从字面上来说,两者都是心理学专业人士,都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有些技能是重合的),有着大致相同的心理学基础。然而两者又不完全相同;而且这种差异还不算小,须引起注意。包括职业要求、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工作方式、工作难度等都不一样。
例如:我国对心理咨询师在职业上的定义是,运用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是助人自助,它是一门使人愉快和成长的科学。这里的“成长”,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成长,它含有心理成熟、自主性增强和自我完善的意思。
心理治疗师在职业上的一般定义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专业人员,往往也被称为心理医生(师)或精神科医生(师)。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有暗示、催眠术、精神分析、行为矫正、生物反馈、气功、瑜珈、体育运动、音乐、绘画、造型等。
2、精神病与神经病不是一回事
人们口中说“某某某有神经病”,这里的“神经病”定义用法是不对的,神经病是医学上的所指的神经性病变,而我们骂人“神经病”,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一个人具有类似“精神病”的异样言行。
3、请不要对号入座
当我们学习一门学科,请不要对号入座,特别是不好的方面,容易导致自我暗示、自证预言的后果。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心理疾病,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援助。症状轻微者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辅导,症状严重者可以找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医师进行诊断、治疗。
心理虚弱的人才去找心理医生这个观点就可以放在一边了。实际上,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都是能承认自己有问题的,这是心理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表现。
4、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
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只有彻底活在三元世界中的人,就是真正的健康人了,认为:我基本好,你基本好,他也是基本好的。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车尔尼雪夫斯基
此文首发于公众号《月小姐的花园》。
参考资料:武志红心理学课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