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唐晓勇老师的统整项目课程,着实被震撼了一把,原本只是一节普遍的常规《噪声污染》物理课,却被一群老师们折腾出了花来。
让学习与生活深度关联,让技术成为学习的底层支撑!这个深度可不是一般的深,噪声的危害、来源、特点、传播途径、如何减轻和控制噪声等,这还都是物理学科研究的主题,然而接下来如何利用声音制作乐器、绘制主题漫画和手抄报、将减噪公益宣传画到文化衫上以及围绕噪音展开一系列艺术表演活动,这课程真的折腾的够猛,不仅如此,玩得开心不是最终目的,用数学公式记录噪声数据,制成图表和统计分析报告,最后将研究成果写成研究报告,并利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这一系列活动涵盖物理、数学、科学、艺术、语文写作等多个学科领域,真是一个强大团队通力合作的成果。
基于唐老师统整课程的启发和互加吴虹校长以及王菲老师的引领,我好好的考虑了一下,在金种子老师们的金点子基础上,将我们的风筝课程统整建构设想做成了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欢迎朋友们多提好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尽快组团,将我们共同的家乡文化风筝课程折腾出更美的花来。
其实,在风筝课程开设过程中,我们已经将音体美等学科融合到我们的风筝课程中了。
体育梁珂、王丽霞老师和音乐王咏梅老师早在几年前就都加入我们的绘制风筝图案团队中了。
每年的风筝比赛,无论风大还是风小,体育老师们的飞毛腿都会让我们的风筝顺利起飞。
还有我们的技术顾问微机刘红英老师,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手鼎力相助。
风筝的起源发展与历史有关,咏风筝诗词歌赋是文学领域范畴,风筝图案中对称图形与数学领域,潍坊风筝文化与世界风筝文化接轨则是政治外交与文化交流,涉及各国风筝区域分布是世界地理内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风力风向研究也是地理学科的研究专项;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自然也在课程统整之列,还可以组成世界风筝文化研学团队,去世界各地探究各国风筝文化。
物理学科与风筝原理密切相关,均衡性稳定性风能太阳能合理利用,可以让风筝变为遥控器操作,从而改写风筝无线操控历史,当然LED霓虹灯、橡皮筋、直升飞机螺旋桨原理也不再远不可及。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竹子烤制弯曲适型离不开化学老师的指导;竹子的生长规律与成材使用和为什么成为风筝骨架的重要材料,也是生物课堂探究的内容。
探究未知领域需要勇敢的开始,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基石,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见证风筝团队课程统整快乐折腾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