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鹅变鸭”,源自《笑林广记·殊禀部》。
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卖鹅的,赶着鹅群上集市。半路途中因要上厕所,便把鹅聚拢在路旁空地上,自己去方便了。哪知道在其上厕所时,有个人用鸭将鹅换走了。卖鹅的便完出来一看,禁不住叹息道:“奇怪!才一会儿不见,怎么就饿得这样黑瘦了。”
笨蛋评语:
养鹅的人分不清鸭子和鹅的区别,本身就是件荒唐的事。再愚笨的人,看到这番情景,也知道是被人来了个“狸猫换太子”。卖鹅的人故意露怯,给旁人看了笑话,看起来是不得已而为之,搞不好是在唱苦肉计。而他面对的观众,很可能就是“巧把大鹅换成鸭”的那位小偷。敢在光天化日明目张胆地偷人家东西,想必一定是有同伙的,几人换完之后怕事主报官,于是躲在角落里观察卖鹅的动静,一不留神却被对方给瞧见了。卖鹅的见对方人多势众,虽然自己的鹅都被换成了鸭子,也只好忍气吞声了。只不过,就此赶鸭子上路,那还是会被人看出破绽,毕竟鸭子和鹅不一样啊。所以只好装个洋相,把鸭子说成是“饿的黑瘦”的鹅了。
这下小偷们终于不在担心会有“后遗症”,卖鹅的也不至于再受到更深的伤害。如此推理之下,故事的逻辑性就没有问题了。
可是事情的先后关系是捋顺了,好好一个笑话却活生生变成了恐怖故事。
更恐怖的是,也许世界上某处正发生着一模一样让人毛骨悚然的事。
小时候,接触到的文献资料教育我们,要充满对生活的向往和乐观。等到了快要步入社会的时候,又会有人适时跳出来让我们认清社会的真实和险恶。大概这就是成长吧。
孩子们坚信会有花仙子和圣诞老人,笃信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的童话,本就无可厚非,保持童真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也让他们秉承着善良和豁达的精神从而更加快乐。任何形式剥夺这种快乐的手段都是无耻的。
只不过,人生的某个阶段,还是需要有个人站出来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的好,当然也没有想想当中那么的坏。丑小鸭就是丑小鸭,永远无法变成白天鹅,这是个残酷的现实。对于丑小鸭来说,接受自己的身份进而追逐自己的幸福,也是一种人生目标和价值。陷入不可到达的梦境,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也会让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更加痛苦。
重要的是,我就是我,注定要燃放成不一样的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