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延禧攻略》《如懿传》热播,受朋友影响也追了一下,结合之前的《甄嬛传》《还珠格格》《雍正王朝》,是不同视角下的同一段历史,大约康雍乾时期。
还珠、甄嬛、如懿、延禧都是在正史框架下的文学发挥,主要视角都是后宫,而《雍正王朝》更偏正史,视角在前朝。
重新看了一遍《雍正王朝》,发现结合多次不同视角的积累,看到的关注到的东西不一样了,当年看热闹的时候也蛮开心,现在结合对这些人物的了解,才发现不同剧对人物形象的处理不太一样,粗略写一下感受吧。(很多年不写影评)
八阿哥号称八贤王,四阿哥号称冷面王(莫不是韩国大厨来的吧),其实这是两类处事方式。一种是关系型,拉帮结派,更关注人物关系,那面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就是捣糨糊,自己不担责任,同派别之间出问题,也会大而化小小而化无;一种是业绩型,孤臣,更关注业绩,那面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就是就事论事,面对问题挺身而出(起码态度上)。太子前期是明面上的大势力方,而老四默认站在太子麾下,而后期演变为三方鼎力的形势。
大事记的方式捋一遍吧
康熙后期
赈灾——
暴雨洪水天灾,户部亏空,国库没银子,老八负责户部,却上报说库银如何多,可以赈灾怎样;老四直接去了户部,调取财务数据,并上报分析周围各省目前情况,给出解决方案。高下立见,K.O.对手。
筹款——
老四、老十三挺身而出在江南筹款,但扬州盐商是老九小金库,老八集团各方阻挠筹款;老四用了手段“煸动”灾民闹事,在城隍庙摆鸿门宴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可能原本只是pk,现在已经是正反派了。
另外还有个小插曲是老九门人这时候还在搜刮民女上贡,帮老四培养了一个日后的重要角色——皇帝亲卫。
追讨欠款——
国库仍然空虚,银子都被各级官员借出去谋私利,而此时没有人愿意站出来牵头做这个事,因为会得罪人。老八、太子同时退,而邬先生建议老四进,又是一个项目锻炼机会——追讨国库欠款,这时候康熙点破没让老十三参与,已经有了观察期的意思;下面执行方式上,选了做事方向上走极端的田文镜,铁面无私加分,但羞辱老儒状元,逼得康熙伴读魏东亭上吊,表现打了折扣,此时的局面读书人、老臣、宗室都在敌对方向,但老四表现不错,算过关。
刑部冤狱——
赈灾筹款的种子,让老九门人面临死罪,拉了与老四有一面之缘的人替死,一系列事情好像编剧调整过主线(应该有史诗佐证,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这时候邬先生提出小题大做,但牵涉太子建议不要碰,老四明面请愿,但实际故意生病、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继续往下牵涉,年羹尧揣度老四的想法,血洗江夏镇(前有老四在此受辱),并借老八的攻击,使得太子再度被废,且老八操作过程中的手段,被污点证人反馈给康熙,失了帝心。 这个环节就胜负已分。
当政后
未完待续。。。
胤禛虽然并不是朝野所看好的皇位人选,却是康熙亲自选择的雍正皇帝。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西北用兵、数省天灾,急需军费和赈灾,抄贪官污吏的家财,解决急需。而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