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16——目的揭示法(2)

目的揭示法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确定自己行为的目的,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孩子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不是出来喝口水、上洗手间,就是出来问问题、说事情,这时,家长可以这样运用目的揭示法:

1、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

“你在刚才写作业的半小时内,来回进出了房间三次,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吗?”

2、激发孩子的沟通兴趣

不管孩子的回答是“我口渴了啊”,“我读不懂题目意思,要出来问你啊”,还是“我也不知道,就是想出来”,大人都可以说“我想到了一些其它的原因,你来告诉我猜得对不对,好吗?”

3、用“你之所以……,会不会是因为……”句式提问,找到孩子的真正目的:

① 针对“寻求过度关注”目的的提问——“你之所以总是出来,会不会是因为你想让妈妈多看看你,多和你说说话?”

② 针对“寻求权利”目的的提问——“你之所以坐不住,会不会是因为你认为妈妈的规定太严格,你不认同?”

③ 针对“报复”目的的提问——“你之所以进进出出,会不会是因为昨天妈妈不准你看电视,让你不高兴了,所以你现在也想让妈妈不高兴?”

④ 针对“自暴自弃”目的的提问——“你之所以总是出来,会不会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反正做不到专注,会挨妈妈批评,干脆就不尝试?”

4、观察孩子的反应

① 孩子直接回答“不是”,则继续针对其它目的提问;

② 孩子直接回答“是”,则就这个目的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方式;

③ 孩子回答“不是”,但嘴角却不经意地微微一笑,则说明孩子的目的被大人猜中了,可以进入下一步商讨环节。

图片来自网络

总的来说,目的揭示法可以在友善、有趣的氛围中,帮助大人更好地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可以看做是识别孩子不良行为目的的第三条线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