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霓裳

第十九章 成长与打工路上的双城记(三)

成长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这些细碎而真实的瞬间——是靠自己的双手减轻父母的负担,是让文字被人看见、被人认可,是把生活里的苦,酿成了回甘的甜。

此后的日子,她依旧在图书馆与打工路上奔波,却不再觉得孤单与煎熬。

她会把张阿姨给的馒头分成两半,一半当早餐,一半留着晚上打工前垫肚子;会在辅导学生时,多了几分耐心与从容,因为她知道,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急功近利,而在于慢慢影响;会在印刷厂的轰鸣声里,默默背诵诗词,让文字的韵律冲淡体力的疲惫。

期末时,她的古代文学和写作两门课都拿了年级第一。

李老师在课堂上特意表扬她:“倪霓裳同学用行动告诉我们,生活的磨难从来都不是阻碍,而是养分。她的文字里有根,有魂,有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她低着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那些读过的书、吃过的苦、爱过的人,都化作了她骨子里的底气,让她在这条看似“偏狭”的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坦荡与明亮。

原来,真正的光,不是来自舞台的聚光灯,而是从一个人咬牙坚持的每一个夜晚里,一寸寸生长出来的。

(第十九章 未完待续)

安子觅 2025年11月9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十九章 图书馆与打工路上的双城记(二) 而打工,是她必须直面的现实战场。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同时做着两份兼职...
    安子觅阅读 6评论 0 1
  • 第十九章 图书馆与打工路上的双城记(一) 大学本该是青春最绚烂的舞台——社团招新的摊位前挤满了跃跃欲试的身影,彩色...
    安子觅阅读 7评论 0 1
  • 第十八 章 我的来处 教写作的李老师年轻而锐利,眼睛亮得像能看透人心。 他布置的第一篇随笔题目很简单,《我的来处...
    安子觅阅读 19评论 0 1
  • 拾 未来可期 初三的日子变得格外忙碌,中考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学生的心头。 倪霓裳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
    安子觅阅读 11评论 0 1
  • 十七 象牙塔里的“正”与“偏” 1997年的初秋,阳光还黏着夏末的余温,却已敛去了灼人的锋芒,软乎乎地铺在师范大...
    安子觅阅读 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