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看了几部农村体裁的小说,或者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的奋斗历程。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印记,也都有每个时代的社会特色。现在翻过头去看看过去的那些事,感觉好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可是不过几十年的光景罢了。
我是一个从农村那个环境里走出来的人,所以对于农村的很多情景都是非常熟悉的。那时村子就是那么大,茶余饭后的事情也就是那么多,可是每次看到娘和大娘婶子们坐到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就感到好奇,哪有那么多事情可聊呢。
听得多了,才知道她们的话题不仅仅在本村里,附近哪个村子的新鲜事也都会是她们的谈资。这样也就形成了源源不断的话题。
村子虽然不大,但是各家各户却都有各家各户的事情。我小的时候,应该是刚分田到户,人们种地的积极性还很高,我印象中,母亲从我记事起就一直不停的忙碌。那时不管在地里种庄稼,家里还喂猪、养羊,鸡鸭更是每年都在散养。
我还记得我们村里有好几个傻瓜,有岁数大的,也有年轻的,还有更小的。不知道何缘故,我们村里的好多女孩都嫁给了当村的男孩,说是知根知底。可是同村结婚的后果就是出了好几个头脑不大聪明的孩子。这虽然不是近亲结婚,但是同村结婚却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
当然那时傻子比较多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同村的缘故,那时的人们从怀孕到生孩子,几乎没有做检查的,什么畸形筛查,什么B超,根本就没有人去做。生孩子一般也都是在家里。大多数孩子生下来,才知道孩子是健全的不,也才知道孩子傻不傻?
孩子身体健全、身体健康,则是一家子的福分,如果碰上了傻孩子,也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傻子的命运一般都很惨,如果父母健在的时候,大多还有口热乎饭吃,一旦父母都离世了,傻子一般都托付给其他健全的兄弟姐妹们,兄弟姐妹负责得还行,有的当累赘看待的,一般都没有好的下场。
我记忆中我们村癫痫病的那个傻子,掉到沟里淹死了。有一个哑巴,好像不是很傻,爹娘死了以后,跟着姐姐去了外村,后来好像也是不正常死亡后,又拉回来埋葬的。印象中,所有的傻的、有缺陷的人好像都是非正常死亡的。那是那个时代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