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周王朝东迁之后失去了对华夏疆域的实际控制,而中国历史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第一个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而在这个政权林立,战乱不断的时代,充满了不同思想的精彩碰撞。而大家有没有想过,诸子百家中的大的思想流派,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而儒家又是如何从百家思想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世王朝的精神支柱的?而今天,我就会讨论这些问题。
诸子百家,显然我们不能全部介绍。所以我们先来讲儒家和道家,两个最赫赫有名的学说。我们就从大家学过的文章开始入手,儒家学派的作品《王顾左右而言他》和道家学派的作品《愚公移山》。这两篇文章都是讲故事的,但我们先不看故事本身,我们只看故事的背景。《王顾左右言他》的设定是发生在朝廷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看看出场人物:王之臣,士师和王。你想想看,士师是什么?司法官啊。关于这个人的信息,我们知道什么?他的外貌,性格,家庭,业余爱好,我们一概不知道。但我们就知道他是司法官,知道他在一个制度中能起到什么作用,而他如果没有起到贡献,即“士师不能治师”,那他也别玩了,回家吧。而对于王也是一样的,他要尽到他的责任,不然他就不是一个明君。这个故事发生在社会制度内,而这个故事的中心,究其本质,也是讲如何使社会制度能够更好更稳定地运作。我们再来看看《愚公移山》设定,好了,这基本上是一个半封闭的环境,故事的中心,只围绕着一个老人和两座山。这个故事有讲社会制度吗?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是谁,也不知道社会是以什么样的制度运行的,这个天地里,只有人和自然。
大家都知道,儒家对个人的品格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是对道德的要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首先要求你成为一个懂得仁义,有气节,有志向的君子。儒家也强调了对智慧的培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这些学习是为了什么呢,同样是为了道德上的修行,即“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说的什么呢,你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参透仁义。所以到了这里很明显,儒家是重视对人的教育的,但是教育出这些人之后呢?不是让他们躺在家里睡觉的吧。这些用道德规范自己的正人君子,世界观已经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便投身社会,成为了社会制度运转中的关键一环,而这些人的道德和才华,就成了稳定社会的关键因素。这些人一旦普遍于制度内,大济苍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当然不是儒家学派的全部思想,但后世的统治者就爱儒家的这个系统,原因我们之后再讲。而道家在另一方面,讲求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比如《愚公移山》,看似他不能摧毁山的一丝一毫,但只要认识到人生的有限背后时间的无限,就发现愚公其实是有他的大智慧的,愚公看似无为,却又以无为生有为,这就是道家的辩证法。另外一个可以从《愚公移山》的设定中看出来的,就是对自然的回归,道家思想不提倡以制度化管理去束缚人的天性,认为这样的统治反而会打破社会的平衡,所以道家坚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家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家学派认为人应该回归本真,与世无争,又包容万象,滋润万物,这种自然之善不是有意去学习就能强行达成的。到这里,我认为已经很明确,道家思想的奥妙为什么会被后世的哲学爱好者所推崇,但是统治者却选择了“独尊儒术”,因为道家的思想,也正如水一样,无法被规范化,模式化来放进制度中,甚至道家的部分思想和中央集权本身都是矛盾的,我想这一点大家都能得出结论了。
那么接下来肯定有人问了,道家讲究“无为”,那么我换一个人,墨子。墨子够有为了吧,这位先生曾经徒步走十天十夜去阻止一场看似和他没有关系的战争。那么这么说来,墨家和儒家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这点就要从两个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和孔子的出身开始讲起。墨子呢,自称“贱人”。在那个时候,这个词是这么定义的:“周时所谓贱人,与后世良贱之分不同。凡士以下之庶民,皆贱人也。”很久以前,墨子的家族因故由贵族降为平民,普遍观点认为墨子是手工匠人出身,墨子有着丰富的才学,但和大多数思想家不同,他一直有着平民阶级的视角。墨子的思想特点在《公输》这篇文章中得到了非常大的体现,首先是墨子特别讲求实用性,因为他确实是长期生活在平民阶层,他不会去讲什么形而上学,他的思路就是:有问题,那我们来解决问题。有错误,那我就指出错误。所以墨子有一套特别清晰的逻辑推理系统。比如在公输里面,他就说:“为什么楚国发动这场战争是错的,而你支持这场战争也是错的,因为楚国的开战不智不仁不忠不强,而你不知类。”简单的说,要是所有思想家去做数学试卷上的证明题,墨子肯定完胜。第二点就是他的兼爱,究其本质,他反对不义战争,也是不想看到无辜的平民收到伤害,因为墨子长年与庶民来往,这些人就像是他的兄弟一样。再看孔子,孔子的家境其实也很清贫,不过,孔子的父亲是贵族阶层的下级,就是“士”。但他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死了,孔子一直与他地位并不高的母亲相依为命,孔子早年的生活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他理解平民生活的疾苦。但是,他母亲一直鼓励他向上进取,对他加以培养,孔子从小也对礼乐有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依靠着一部分贵族阶级的血统,平定了一些非议,夺回了“士”的身份。所以孔子的视角是在平民阶层和贵族阶层之间平衡的,有时候会更倾向于管理者的视角。所以说了这么多,墨家和儒家有矛盾吗?答案是有的,而且还不小。首先墨子是工农业阶级的,他一点也不赞成儒家对礼乐的推崇。墨子看到过在平民都还在忍饥挨饿的时候,贵族还在执著于礼乐,他是发自内心看不起这种行为的,而儒家则把礼乐看成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必要工具。于是墨子就说了,你们不要拿这些奢华的词汇来掩盖自己,说白了这就是浪费钱。另外一方面,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人,而不受阶级和地域的限制,他认为这样才能取得长久的和平。儒家说“爱有差等”,一个人要先爱家人,再爱乡人,再爱自己国家的人。这个概念符合儒家理想中的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结构。因此儒家学者荀子花了相当多的笔墨批评墨子,大意为,你说的好听,这可能吗?按你的方案来,没几天就翻车。墨家和儒家当然也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但是后世统治者的选择,大家也有目共睹。
那究竟是为什么,儒家的学说,能在诸多复杂而精妙的学派中脱颖而出,收到中央集权政府的青睐呢?原因其实在之前的种种比较中已经很明显了,总结两点:1)君主方面。儒家从来没有反对过阶级制度本身,儒家所提出的思想都是来帮助这个制度更完善的运行。在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社会中,人们大多系统性受到儒家教育的培养,这些人才的价值观本身就是忠君爱民,立志为社会发挥最大作用,但又不挑战制度本身,这对中央集权是极度有力的。2)民众方面 事实证明民众是需要道德作为中和剂的。秦朝不是用儒家,是用法家,结果是什么,陈胜起义的时候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中央集权掌握着严酷的法律,事实上就激化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儒家用共同道德来团结不同阶级,为社会注入人文精神,实际上是缓解矛盾的很好的办法。
我们可以看到,儒家能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中屹立不倒,绝对是有其道理的,而诸子百家的思想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中华文化中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