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他一个孤苦的穷人家孩子,一朝捡到一个携带空间的宝葫芦。 得了修仙金手指的他,却把它用来种田?! 老老实实在家和山沟沟里用灌溉的泉水来研究种田种树,养鸡喂鸭,摸河谷,挖山货…… 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依靠葫芦,他发家致富,收获爱情,得道成仙,成为人生赢家!
主角:李半仙二狗子
作者:西门卧雪
推荐指数:✮✮✮✮✮
————本文为部分章节,全集在文章末尾处————
二狗子趴在地上,喘了很久,终于挣扎着站起身。
现在浑身剧痛,肋骨好像也断了。
摸了摸夹衣,幸好那只黄皮葫芦还在。
打开盖子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水,感觉身上稍微好受了点。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每次喝了葫芦里的水之后,身上就有力气。
手里有这只神秘的葫芦,只要熬过眼前难关,将来飞黄腾达,当上地主老财不是梦。
只是眼前这一关,究竟要怎么熬过去?
站在一片雪地之中,天地间黑沉沉一片,又该何去何从?
大伯一家子的心思,他用膝盖也能想得到。
把它扔到雪地里,就是要置他于死地。
不说没吃没喝,现在滴水成冰,没地方遮风挡雪,就算冻也冻死了。
每年冬天,路边都会有很多冻死的乞丐,他并不比乞丐更扛冻。
更何况他现在还有一身的伤。
几乎是必死!
大伯一家子打的如意好算盘,不想担上打死亲侄的名声。
把二狗子推到外面冻死,到时候假装掉两滴眼泪,再随便挖个坑埋了,就算完美解决。
给大伯家当了8年的狗,现在又要像条狗一样死去。
如今唯一的生路,是山上种的那一小片稻谷。
在那里至少能有东西吃,还能捡点柴烧一堆火取暖。
做出决定后,二狗子就着雪夜里的微弱光芒,沿着小溪往山上蹒跚走去。
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头晕眼花,没走几步,一头栽倒在地。
感觉全身剧痛,特别是胸口肋骨,不知道是不是断了,气都喘不上来。
躺在雪地里浑身无力,真想就这样一躺了之。
不过,他最后还是挣扎着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去,他不想死。
就这样,走走停停,没走几步就摔一跤。
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就摸着黄皮葫芦,幻想着自己将来拥有百亩良田,住大瓦房,穿厚厚的棉袄,顿顿吃大肥肉,用蜂蜜水漱口……
然后喝一大口葫芦里的水,感觉身上又充满了力量。
天亮时分,二狗子凭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终于爬到山上。
白茫茫的一片冰天雪地里,生长着一片茂盛的禾苗,显得极不协调。
此时禾苗已经抽穗灌浆,压得稻穗低沉。
二狗子从稻穗上捋下几粒谷子,连壳一起放进嘴里细细咀嚼。
尚未完全成熟的稻谷,嚼起来有点暴浆,还带着一丝清香甘甜。
虽然谷壳有点粗糙,刮得喉咙生痛,但比起猪食不知道好吃了多少倍。
接连生嚼了十几根稻穗,肚子里有了食,身体渐渐有了点力气。
强忍住想要停下来休息的冲动,他又在雪地中清理出一片空地,从稻穗上扯了些生稻谷撒下去。
用葫芦里的水全都浇了一遍。
之前种的这一些稻谷,吃不了几天,必须尽快种更多的稻谷下去。
幸亏现在下大雪,又正是过年的时候,没人到山上来,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吃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这天寒地冻的,也很难扛下去。
幸亏他常年在山上打柴,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离这里不远就有一个能避风的地方。
这是一个两面被巨石围起来的石头窝子,能挡住大半寒风。
在周边捡了一小堆柴,挑出一些容易起火的干草干树叶,揉搓了一阵,堆成小堆。
然后从夹衣里掏出两块手指大的石头。
这种石头呈暗红色,被大家称为火石,相互敲击就会产生火花,可用于引火。
附近的一座荒山上就有很多这种石头,附近的人都用这种火石引火。
二狗子双手各持一块火石相互敲击,从火石上溅射出一点点火花。
连续敲击了几十下,火花终于引燃树叶。
烧起一堆小火,把冻僵的手脚凑到火边烤热,烤得全身都暖洋洋的。
这一刻,他感觉这个石头窝子也不错,比住在大伯家还要舒服。
坐在火堆边上,此刻才有时间揭开夹衣,检查身上的伤势。
脸被打得像猪头一样肿起,全身处处都是淤青的痕迹。
受伤最重的位置是肋骨,一碰就痛,呼吸也痛,也不知道有没有骨折。
不过暂时除了痛,好像也没有其他特别危险的症状。
听人说如果肋骨断了扎到心肺,人很快就会死。
自己的伤应该还没严重到那一步。
坐在火堆边,将那些摘掉稻穗的稻草,全部拿到火边烤干,烤软。
然后把这些稻草靠盖在身上当被子,就是数量少了点。
才刚烤暖和点,肚子又开始饿得咕咕叫了。
真是愁人,这个肚子一点也不争气,每天都要吃两顿饭。
听说有些牛马,每天光干活,不用吃草料。
还听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神仙,他们也不用吃饭。
自己要是有神仙这种本事就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不对,自己要是有神仙的本事,还饿什么肚子,顿顿都要吃肉,喝蜂蜜水,用金碗金筷子,再娶10个媳妇,生一堆娃。
到时候黄老财见了,也得流口水。
在二狗子有限的见识里,最富裕的人就是黄老财了。
比黄老财更富裕的神仙生活,他实在难以想象出来。
听说县太爷就是一个神仙人物,神通广大,能凭空变化出白米饭,猪肉,鸡蛋,鱼,美酒……
想入非非到这里,又拿起葫芦狠狠喝了一大口水。
手上的黄皮葫芦这么神奇,也许就是神仙的宝物。
晚饭他又去摘了几串稻穗,直接放进火堆烧烤。
稻谷在火堆里烤熟之后,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里面的米粒爆开,变成一朵朵洁白的米花,芳香四溢。
爆这种米花只能用小火,而且讲究一个眼疾手快。
手拿两根树枝,在米花爆开的第一时间,就将其捞出来。
否则米花在火里很快就会烧糊,变成黑碳,不好吃还在其次,主要是浪费不起。
烤了一串稻穂,一粒也没烧坏,吹干净里面的灰,一把扔进嘴里。
“好香!”
米花在嘴里嘎嘎吱嘎吱,又香又脆,比大伯家的猪肉好吃十倍。
可惜,现在粮食不多,晚餐只吃了四根稻穂,便没敢再多吃。
这个冬天还有很长时间要熬,还要留一些种子。
没吃饱,再多喝些水骗骗肚子就行了,他又不是地主老财,吃那么多浪费粮食。
这一晚,他靠在火堆边,怀抱一把稻草,勉强睡了一夜。
好几次刚睡着,火堆却熄灭了,很快就把他冻醒,加点柴火继续睡。
就这样一会睡一会醒,终于熬到天蒙蒙亮。
伸了一个懒腰,发现身上的伤好像没那么疼了。
特别是胸口的位置,感觉好多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噼里啪啦……”
火堆中发出一阵阵暴响,里面的稻谷爆成一粒粒洁白的米花。
二狗子蹲在火堆边上,用棍子快速扒拉出灰烬中的米花。
一边吹一边往嘴里塞。
“嘎吱嘎吱……”
真香啊!
经过这半个月的劳作,他用木柴和稻草搭了一个五尺多宽的小茅屋,可以遮风避雨。
他已经在这片雪地里种下了半亩禾苗。
每天用葫芦浇水,十来天就能成熟收割,最早种下的几批已经获得大丰收。
现在终于可以阔气一回,敞开肚皮吃一顿饱饭。
一边烤一边吃,不知不觉,已经吃掉60多根稻穗。
吃完之后,又喝了些水,米花在肚子里胀发开来,这回终于饱了。
不过,吃完又有点后悔,感觉太奢侈了。
以后绝不能这么败家,顿顿吃干饭,就算是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糟践粮食。
大伯家里有几十亩地,除了堂兄练武每顿必须吃干饭,其他人平时也是吃稀饭配几根咸菜丝。
他目前连佃户都不算,哪能顿顿吃干饭!
以后还是要多吃点野菜,骗一骗肚子。
肚子就不能太娇气,吃糠咽菜能填饱就行。
吃饱喝足,他走出茅草屋活动了一下手脚。
经过这十几天的休养,他身上的伤全都好了,感觉个子好像还长高了点,身上也更有力了。
难道自己天生欠揍,越打越长个?
摇了摇头,应该不是,他这些年挨的揍可不少。
大伯在外面吃花酒了,婶娘就揍二狗子一顿能出气。
堂兄在武馆被人欺负了,回家揍二狗子能找回自信。
堂弟哭闹的时候,堂兄用各种花式打二狗子给他看,能哄堂弟开心大笑……
他就是大伯一家的开心果,为活跃气氛,缓解家庭矛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只是他以前每天挨那么多揍,也没见长个子。
他猜测大概是现在吃得好,睡得好的缘故。
站在雪地里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向那一片禾苗走去。
由于开垦种植的时间有先后,有些已经金黄成熟,有些还没抽穗。
昨天刚刚被收割过的禾茬子上,今天已经生长出鲜嫩的幼苗。
他发现,浇过葫芦水之后,禾茬里发出的苗也能长得很好,以后不用播种了。
掏出葫芦,给禾苗浇了一遍水。
在稻田旁边,还有一丛绿色的野菜。
这些野菜叶子正面是绿色,背面是白色,有细小的绒毛。
根茎有手指头那么大,生吃清脆甘甜,好吃又能饱腹。
因为根茎状有点像鸡腿,所以大家都把这种野菜叫做幺鸡腿。
他前段时间开荒种稻的时候偶然挖到一株,当时没舍得吃,继续种在地里,还每天浇水。
经过这些天生长,已开花结籽,种子掉落在地上,又重新发芽,长出一大片幼苗。
浇完水之后,他回到茅草屋扛出一只稻草编织的麻袋,里面装了大半袋稻谷。
今天已经是元宵节,过了今天,所有人都要筹划春耕事宜了。
他要把这些粮食卖掉,然后去找黄老财租一块地。
时间不等人,晚一点全都被人租完了。
这座山上不能久待了,昨天看到两个人在对面山脚下捡柴,当时让他提心吊胆很久。
幸亏他选的这个地方地势高,冰雪溜滑,又全都是乱石,没几棵树,打柴的没有过来。
若是被人发现,他在冰天雪地的石头山上,种了这么多水稻,还长势极好。
到时候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谁都不会放过他。
而且,这些山看似都是荒山,其实都是有主之地,不是谁想占就占的。
下山的路上全都是厚厚的冰雪,又摔了好几跤,摔得鼻青脸肿,庆幸麻袋里的谷子没洒出来。
他没有回蛇溪村,而是走小路绕过村庄,往三岔子镇走去。
三岔子镇距离蛇溪村20里,是二狗子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
在二狗子的印象中,三岔子镇很大,很繁华,有很多青砖青瓦的房子,有几十家店铺,集市里有很多人,很热闹。
二狗子扛着麻袋走了半天的路,草鞋都走烂了一只,终于赶到三岔子镇。
扛着麻袋在街道上东张西望,镇上很繁华,人来人往,让他有点小紧张,又充满好奇。
路边有一间裁缝店,里面很多各种样式的布匹。
里面进出的人,一个个衣冠整洁,穿着合体的衣服裤子。
二狗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只剩半截的破裤子,有点自惭形秽。
上次挨揍的时候就被扯烂了很多,这段时间在山上又被树枝石头刮蹭,早就烂成一根根碎布条子。
自卑的他只能低着头,快步从裁缝店前面走过去。
走过裁缝店,前面是一间猪肉铺。
案板上摆着一块块分割好的猪肉,那上面的肥膘起码有两三指那么厚,肥得冒油。
“卖包子啦,又大又圆的肉包子啦!”
“咬一口就冒油的肉包子!”
“卖糖葫芦喽!”
“卖炊饼喽……”
二狗子一边走,一边看,沿街各种各样的叫卖声,总是吸引着他的目光。
特别是那个卖肉包子的,他隔着大老远,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
肉包子和糖葫芦,在他五岁之前,还是吃过那么一两回的。
那味道真香,真甜,终生难忘!
二狗子吞了好几口口水,步伐坚定地走进集市。
集市里早就挤满了附近的村民,各占一个位置,摆卖一些杂物。
卖的商品有坛坛罐罐,竹篓,鸡蛋,草鞋,旧衣服,草席,小孩,女人……
二狗子扛着麻袋先在集市里打听了一下行情。
粮食的价格一年四季都不同,秋收的时候价格最便宜,从过年就开始涨价。
到春耕需要种子的时候粮价往往会大涨。
一些饿得太狠,或者是疾病等原因,把种子都吃掉的人,现在就只能借贷,花高价买种子。
所以现在卖稻谷,正好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二狗子找了一小块空地挤进去,把麻袋往地上一扔,解开袋口露出里面金黄的稻谷,立即就吸引了周边无数目光。
绝大部分人家里,过完年之后家里就没多少余粮了,都得吃糠咽菜熬到秋收才有新粮。
“小伙子,你这稻谷怎么卖?”
“这些稻谷还不错,可以做种子!”
“25文一升!”
一大群陌生老汉围在摊位前评头论足,二狗子从没经历过这么大的场面,有点小紧张,红着脸回答道。
普通人家里置办不起杆秤,而且用起来也没那么方便,大部分交易都以升和斗测量。
一升米的重量,大概在16两左右,稻谷会轻一些,种类不同会有些差别,而且升斗也有大小之分。
几个老汉捧起稻谷查看,颗粒饱满,品质极佳,一粒空瘪的都没有,当即就有人打算买些回去做种子。
二狗子手里没有“升子”这样的容器,好在这种东西很常见,在集市里借了一个使用。
这种东西制作其实也很简单,将竹筒锯断,测准容量就可以了。
粮食作为硬通货,很好卖,而且他的稻谷品相还特别好。
二狗子一边数钱,一边一升升地装粮食,很快就把一大麻袋的稻谷卖得见底。
夹衣里已经多了很多铜钱钱,感觉沉甸甸的,走路还叮当作响。
过手的每一文钱,他都牢牢记在心里,总数应该有775文钱。
这笔钱无论放到谁手里,都是一笔巨款。
二狗子揣着钱走出集市,再次路过肉包子店时,又被那股诱人的香味吸引。
他站在街道上,抿着嘴唇,手指紧紧捏着夹衣里的铜钱,犹豫纠结了很久。
最后还是一咬牙,吞了一口口水,转身离开,却往隔壁猪肉脯走去。
问了一下价格,肥膘和五花肉要80文钱一斤,瘦肉60文钱,肋排只要40文钱一斤。
二狗子狠下心,花了80文钱,买下一斤肥膘。
黑心的屠夫欺负他是小孩子,还往里面搭了一块不好卖的精瘦肉。
之后他又买了一把旧锄头,花费了300文钱。
一把柴刀,250文钱。
这些铁器之类的东西都很贵,但以后自己要种地,必须得买。
而且除了种地,还有防身作用,万一路上遇到个劫道的,手里有把柴刀,也能震慑一下。
除了这些不得不买的东西,他一件也没舍得买,哪怕裤子已经破得遮不住肉。
刚到手的775文钱,又只剩下145文。
不过,他还是咬咬牙,又买了一小块黑色的苦盐。
人可以十年不吃肉,但不吃盐却不行。
还没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块盐,黑乎乎的,花了他100文钱。
手里的钱就只剩下45文了。
走出三岔子镇时,二狗子腰上别一把柴刀,肩扛一把锄头,手里还拎一串猪肉。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去回个【4292】
即可继续阅读《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