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生宿舍的隔音效果实在是太差了。
走廊尽头有隐隐约约的抽泣声传来。从音色判断,好像是隔壁宿舍那个广受欢迎的黑长直女神。
“大半夜的没事做在走廊上哭什么?不会回自己寝室哭去?吵死了 !”室友a把鼠标一摔,眉眼间满是厌烦和嫌弃。
“哼,谁知道这次又是为了什么?以为自己林黛玉呢,整天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哭给谁看?”b一边对着镜子贴面膜,一边漫不经心地插嘴。
躺在床上的c不屑地冷哼一声,翻过身戴上了耳机。
“可能是和室友吵架了?我出去看看。”d拿着纸巾出去了。
寝室的气氛突然怪异又安静起来。
“她倒是管得挺宽的呢。人家哪里轮得到她来安慰呀。”已经敷好面膜的b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得来了a一串应和式的嗤笑。
我木然地坐在位置上,脑中想的是出去关心一下她,但身子却被牢牢地订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我不像d那样活得利落干净,不敢和大多数人的看法背道而驰。但是又不甘心于就这样融入所谓的主流,往往是蠢蠢欲动后便再无下文。
可是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场永无止境的胁迫,即使曾鼓起勇气想要奋力一搏冲出世俗的桎梏,却最终在犹豫和懦弱的影响下向所谓的全世界妥协。
我不想违背内心,但是更害怕成为别人眼中的怪胎。
或许,这就是peer pressure?
02
peer pressure,翻译为同龄人压力。
简而言之,你不得不做一些与你同等级、同社交圈的人正在做的事情,即使你不认同,即使你不快乐,你还是要做。
否则,你看起来就像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怪物,又像寂静空气中的一个响屁。人们对你避之不及,而你所到之处也是尴尬一片。
哪怕人们碍于社交法则暂时对你笑脸相迎,过后也会用嘲讽和白眼向身边人表态——看,我跟这个脑子不清醒的家伙可不是一伙的!
但是,总有一些硬核,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是著名才子文豪,苏轼。
当满朝文武都在对新皇帝溜须拍马时,他偏偏要上奏折大诉民生疾苦;
当文人雅士都在称赞当朝宰相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字说》精彩绝伦时,他偏偏要嘲笑其死板顽固、平平无奇;
当天下人都在攀附权贵、追名逐利时,他偏偏多请外调,不留恋京城繁华。
苏轼曾在《黄泥坂词》中写:“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
喝醉了,就扔掉拐杖睡在路上。天地就是他的床具,一觉睡到月亮升起,多么快活!
你敢喝酒喝到跌跌撞撞吗?你敢不顾他人眼光睡在路上吗?你敢做个人群中的怪物吗?
与当时大多数的人选择不同的路,并且毫无畏惧地一直走到最后。苏轼算是anti—peer pressure的典型了。
可是格格不入的他,真的过得抑郁不堪,最后留臭千古吗?
其实生活没有胁迫我们。生活给过我们选择,只是我们没有这份胆量去做我们自己。
那这个胆量来自何处呢?来自能力。
能力构造底气,实力铸造自信,只有有能力和实力的人,才有更多的资本抗衡来自世俗的刁难、固守自己内心的态度。
03
学院里有个老师,生活随性、万事随心,既不争职称,也不争地位。
我原来很是羡慕他,以为他过得轻松潇洒。直到那一次,我听见了其他老师在背后对他的评价。
“学院的某个老师,我一给他打电话布置任务,不是在炒菜刷锅,就是在带娃散步。开会也不出现几次。你说他这样,能有什么发展前途?迟早得被淘汰!”
我又想起那位老师曾和学生说:不要选他做导师。因为他既不是领导,在学术界也默默无闻,不能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他们“想要的好处”。
但是作为和这个老师交流次数颇多的学生,我清楚的知道他其实学识渊博、认真负责,并且一直不断地在充实自己,写出了许多见解独到、内容深刻的好文。
我突然明白这个老师背负了多少异样的眼光。
可能在大家眼里,不努力混资历,不积极参加各种学术大会,就是一个不务正业、不主流的老师吧?
可是后来,这个老师的文章突然被行业内的权威公众号看中,签约进行长期合作。
全院哗然。
老师曾在跨年时亲自给学生发祝福,说:“生活方式没有好坏,只有自己喜欢。”
他一直背负着世俗的重量,忍受着别人的非议,却从不向 peer pressure妥协,执拗但真诚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认真且踏实地在不起眼的地方默默努力。
终于,他在偏见和误解中绽放。
04
人类是群居动物,向往合群,向往沟通,向往被理解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总是能被大多数人理解,那你得是有多卑微?
你可以不顾室友的冷眼嘲笑,出门安慰那个哭泣的女孩,只要你坚信自己的选择遵从了内心;你也可以忽视虚无的名誉职位,埋头默默投身自己的事业,只要你确实在认真踏实地努力学习、充实自我。
我们不必合群,我们不必受欢迎,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究竟是什么,究竟想要什么。
和大多数人相同很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也很容易。可是,那需要你抛弃自己,淹没到人群里。
你是想要淹没,还是想要绽放?你是要为别人活,还是要为自己活?
希望你回首一生,感到自己是自己,感到自己为自己活过。
作者简介:梧桐学姐,90后自由撰稿人,专注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干货内容分享,期待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