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距离《驴得水》上映过去很久很久了,而我依然清晰得记得每一个场景,实属罕见~
这是一部直指人心,诙谐中带着致命伤痛的剧。
机缘巧合,在完全不知何为驴得水,只知喜剧,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观摩了它。
我和他讲,我一定要带他再看一次,就像曾经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一样。可惜……再没有之后,他便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使得这部剧所带来的记忆尤其变得深刻。
话剧界最好的电影,电影界最好的话剧
驴得水=吕得水,一名假想出来的英语教师。剧中人物围绕着多拿教育基金,怎么分展开,展露了各种人性的美丑。
剧情并不传奇,场景很单一,却让人印象深刻。
一群没有学生(孩子)的老师,一个没有高楼大厦的偏僻山村旮旯头,撑起了整部剧,却是那么动人心魄。
看惯了电影的恢弘巨制,绚烂色彩,突遇这种“小单调”,简直就是电影界的清流。或者它本身和舞台剧有着难以割裂得联系。简单反而还原了真相。
一次比一次的严苛审查,一次又一次得危机应对,牵扯出了怨、念、贪、嗔~
电影拍摄的手法也是足以称道的,不经意间的唯美,却饱含深意~
人和景相映成趣,从开始到结束,人变了,景依旧。
她,终究还是离去了
剧中的灵魂人物,是那个长得不美却追求自由,世人眼里浪荡不羁的女子。
最终大家都回到了原点,只有她,消失在人生尽头。
原本的她,烂漫天真。即便是粗茶淡饭,也不改其乐;即便是仿如梨花的蒜皮,也能眉开眼笑。空灵的歌声中渴望着一份真挚的感情,向往着无限的自由。
她假装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好让心飘荡不受伤害。其实内心敏感又脆弱,不然又为何在这荒无人烟的小学校。她渴望爱却又害怕被伤害~用冰冷浪荡的外衣包裹着一颗弥足珍贵的心。
最终却被那些伪善,口口声声说爱她在乎她的人深深刺伤,这样的痛与悲,如何承受得了?
“得不到你,宁可毁了你”,裴魁山的爱慕招来了无底线的辱骂,她如何忍受得了?
以复仇者面目回归的铜匠,用最为恶劣的姿态毁了她最珍视的东西——头发,铜匠曾经夸赞过留念过珍藏过的东西,毁了人心。
从此以后,她不再是她。
“我要 你在我身旁
我要 你为我梳妆
这夜的风儿吹
吹得心痒痒 我的情郎
我在他乡 望着月亮
都怪这月色 撩人的疯狂
都怪这Guitar 弹得太凄凉
欧 我要唱着歌
默默把你想 我的情郎
你在何方 眼看天亮
都怪这夜色 撩人的疯狂
都怪这吉他 弹得太凄凉
欧 我要唱着歌
默默把你想 我的情郎
你在何方 眼看天亮
我要 美丽的衣裳
为你 对镜贴花黄
这夜色太紧张
时间太漫长 我的情郎
我在他乡 望着月亮”
情郎永不在。
剧中的小人物都个性十足,却在暗黑的人性面前不得不低头。只有她一人,与世为敌,终捞不着一个好下场。
终
不怕被陌生人伤害,只怕被你伤。即便多么温暖的曾经,当撕破脸面的那一刻,心已死。
何必问原由,不如放你归去~
从此以后,我的余生再没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