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病了,住院。弟弟远在千里之外,弟媳要上班,我守店,照顾父亲的职责,自然落到老公头上。
好在,父亲是肺气肿,生活能自立。每天,要喝三遍药,打五吊瓶药水,精神状态好,心态决定命运,即来之,则安之。
老公每天也忙,无论什么情况,都保证要去看看父亲,操心他一个人在医院里孤单。前天中午,路过,听父亲说,想吃稀饭,老公专门跑了很多粥店,找了一家用牛骨头汤熬的白粥,一份38元,给父亲送去。
父亲很感动,对邻床病友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啊!女儿孝,不叫孝,女婿孝,才暖心!那不是一份普通的粥,是老公在街上转了近一个小时,才淘得“宝”啊!那里面有老公一颗赤子之心,虔诚而温善!
公公婆婆去世都二十年了,在老公的心里,始终将我父母当成他的父母。
原来,在老家过年,每年,回去团圆。年夜里,吃过晚饭,围着火炉,沏一壶茶,摆一些水果瓜子。老公开始向父亲,禀报这一年的收获,历经的事,遇到的坎坷,怎样克服困难,林林总总好几个小时。
父亲认真地倾听着,间或穿插一些提问,反问,总结。我们其他人,烤着火,听着老公激情演讲,深受感动,淋漓尽致的生活哲理,一点点裸露出来,像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周围的世界。
老公总结完过去,还要展望未来一年的宏图。这样守岁,别有诗意,都说年火烧得越旺,来年的光景越好。老公和父亲,像知音一样,相互攀谈着,愉悦着,年味越来越浓。
在老家,过了十个春节,每年宾客满鹏,热闹非凡。女人,忙着做团圆饭,男人们彼此聊天,打扑克牌,小孩子们争着压岁钱,玩着花炮,不亦乐乎。
后来,父母也来城里,再也找不到家乡的年味。城市的生活,处处花钱,善良的父母对自己很刻苦,对亲人,依然保持一副热心肠,好酒好莱款待。
老公多年坚持习惯,陪父亲聊天,总是有共同语言,对很多事物看法一致。除了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在一起,更像真正的父子,无话不谈,无心不交。
父亲病了,老公比弟弟更关心,父亲的安危。今天上午,专门去超市购买五谷杂粮,十元一斤,买回家,亲自熬粥。
父亲的身体,医生交待过,饮食清淡,不能大鱼大肉。肉生痰,脾胃虚,消化不好。老公天天心里揣摩着,给父亲做什么饭,既合胃口,又补身体。他打心眼儿盼着父亲,好起来,还没带父亲出国旅游呢!
父亲应该感到自豪,女儿守店,不能一直陪伴左右,女婿却能跑前跑后,嘘寒问暖,真正尽到半个儿子的本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亲活着,给了我一个感恩机会,赡养父亲,孝顺父亲,尽自己的努力,陪伴父亲,安度晚年。
一个女婿,半个儿子,老公撑起父亲的精神大厦,让父亲晚年活得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