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宅了五天,闲的无聊,又因为最近的冠状病毒沸沸扬扬,就找了一部有关传染病的电影看
名为《极度恐慌》。
这部1995年就问世的电影,更像是对未来的预言,在1995年3月上映前后,刚果恰巧爆发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
以“人类统治地球的最大威胁是病毒”给全片带来压抑的感觉。
电影给我的直观影响是个体防护工作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是重中之重。
下面是电影中的四个镜头:
1、陆军传染病研究中心四个实验室
实验室可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跟随着镜头可以看见生物性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的标志;随着实验室防护等级越高里面的工作人员的防护等级也越高,从简单穿医用服不带口罩到带防毒口罩最后全身防护。
2、Casey检查出Sam的防护服被划破
对于生化实验室来说,实验人员所接触的就是具有高危险性的生物病毒、核辐射等,无法从源头即物质本身做到安全,就连空气都是危险的。因此个体防护装备十分重要,必须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技术标准的防护衣,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不使用标志不清、破损的防护用品和三无产品。
3、医生Henry在给患者Rudy化验红白血球时被感染
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防不胜防。如果在用离心器中进行血液分离时,建立防溅罩、实验人员穿戴防护面具、隔离衣以及手套等其他一级屏障装备,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4、Robby在抢救Casey时针头扎入手指
看到这的时候,心中想着“为什么不用耐刺穿的手套”。仔细想来,可能是因为剧情的需要,赋予主人公Robby双重身份既是医生也是患者,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无法幸免遇难。其次考虑到耐刺穿的手套不易弯曲,对于医护人员需要用手从事精细的工作要求手套一定有触感、灵巧性。
我们虽然不用像医务人员一样专业防护,但必要的措施还是要采取的
写在最后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密切相关,职业健康风险正比于作业时间与暴露程度。个体防护就是为了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减少人们职业健康危害程度而采取的技术措施。通常,“个体防护”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但对于职业健康而言,个体防护是常设的防线。职业健康要贯彻执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此,人们往往十分重视职业危害源头的预防。
祝看此文的小伙伴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