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你是如何习得一门新知识?你会怎么回答我?
有人可能会说:”查资料、模仿专业人士、边教边学、总结反思“。其实,一门新知识的获得,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理论到实践,实践到传授的过程。简单来说,当你将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即教会别人的那一刻起,你就真正掌握这门知识了。
在知识的输入过程中,因人的差异,会有对知识接受方式产生差异性效果。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些孩子属于听力型,他听东西会吸收得比较快。而有些孩子属于阅读型,动感型等等。要根据孩子的特质选择最适合的接受方式,以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就拿听觉型的孩子来说,那是不是听到就够了呢?不够,但这是第一步,也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将他听到的东西输入大脑进行加工。怎么加工呢?打个比方来说,大家见过工厂加工东西吧。会有第一步粗加工,就是区分重要与不重要。当孩子觉得这个知识重要的时候,他就会保留记忆,反之会弃除。当新知识输入大脑以后,孩子怎么将学习到的新知识输出呢?这个就需要精加工,真正消化吸收。知识点之间有连接,才会更容易记住。孩子会讲新输入的知识与旧有的知识衔接起来,融合起来,加深理解与记忆。再将理解到的用自己的话口头表达出来,或者书面表达出来,这个孩子就在吸收掌握这项知识了。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任何一项本领光说不练是不会习得的。一开始我们会有畏难情绪,或者失败后陷入沮丧中。但是,我们一定相信这是一个过程,练得越多,学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知道了这个原理,我们就来讲几个生活例子,学以致用就会更加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