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聪明的科学家和疯狂的艺术家总是轮流扮演着赶车人的角色。简单的来说,艺术家创造了梦想,而科学家实现了梦想,在推动人类文明这艘巨轮前进的过程中,二者分别扮演了瞭望台与推进器的角色。
科学家总给人一种人中龙凤、人类精华的高高在上的感觉,而艺术家则更为接地气,更为贴近生活,在音乐、绘画、表演、文学、建筑、雕塑、电影等各种门类的艺术领域中,都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人类文明出现后的那并不长久的历史进程中,诞生在这个世界的艺术作品可谓是浩若星海。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这世界四大博物馆中收藏着数以百万计的人类艺术杰作。这些艺术作品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向世人展现了人类史诗般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与何谓艺术家?他们有哪些特质?下面,凭借着本人浅薄的认知略述一二。
艺术家,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我想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的,甚至是疯狂的。与作家一样,艺术家也是不能批量生产的,顶尖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不一定能成为作家,而常常语文不及格的高中生也不一定不可能成为作家,优秀的写作者是努力的结果,而优秀的作家则是老天爷赏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家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所以,我想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艺术家是美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那么,艺术家的特质有哪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其一,孤独感。孤独是灵感的源泉,这里所说的孤独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人生在有所经历与感受后能够静下来沉淀思索。一个艺术家若想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展现出对无限美的深刻理解,他就得把自己置身于孤独之中。每一个创造属于自己伊甸园的人首先必须忍受的就是孤独,无与伦比的孤独。所以,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忍受不了这种孤独的。学会独处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职业需要。我想你应该不会见到哪个艺术家整天在歌舞升平、人山人海的热闹环境穿梭往来,一个没有自己世界的人是不可能替他人创造出一个世界的。许多艺术家的孤独感是天生的,比如朴树、米开朗基罗、梵高······这种遗世而独立的如同僧人修行般的特性往往使得他们能在艺术造诣上远超旁人,以绝对的孤独品味绝对的艺术,这是对美的追求,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艺术家的毕生追求。
其二,疯狂的执着。曹雪芹晚年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仍下坚持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倾其一生的才华与学识孕育出了这本旷世巨著,其间历经的磨难可能超乎常人想象。贝多芬在四十六岁时完全失去听力,靠着嘴咬木棍抵在钢琴上辨别声音,从而进行艰难的音乐创作,凭借自己疯狂的执着与顽强的毅力创作出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天才与疯子往往在一念之间,而杰出的艺术家则是天才与疯子的混合体。
其三,不按套路出牌。梵高会割掉自己的耳朵;约翰列侬会拍摄裸照,和小野洋子在床上接受记者采访;王朔会把三万块钱白白送给家门口的修车师傅,只为了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朴树会在高速公路上独自下车,为的是欣赏夕阳之美······艺术家的行为有时候不被人理解,但也正是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奇特行为,才让他们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除了精彩、完美、光辉与灿烂,这个世界还需要很多怪诞与奇特,美之所以能让人欣赏,不就是因为她的丰富性、包容性与多样性吗?
其四,丰富的情感。美来源于感受,艺术家情感的炽烈程度决定了他对美的敏感度。很难想象一个呆板木讷的人能够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里展现的是艺术家对于美的感受,一个情感丰富的艺术家往往能够抓住一些微妙的变化,将他丰富的情感融进作品里。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家的作用则是引导人们去发现和探索美。可以这么说,一个不艺术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在人类文明历经的漫漫寒夜里,无数优秀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用自己的才华与浪漫为这个阴冷潮湿的世界点亮了希望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