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陪伴麻礼诚的流水账,很长很长。
提醒自己,像非暴力沟通说的那样,重点是体会感受和需要,而非教育和纠正。
1.
昨天傍晚放学时,姑妈在床上休息,听到麻礼诚一进门就问奶奶:姑妈呢?
他走到姑妈的门前敲敲,问:姑妈,我进去了啵。不再像小时候一样直接闯入掀姑妈的被子。
开门的一瞬间,姑妈忍不住张开手臂说:来,姑妈抱抱。他不像前两年那样摇头拒绝,而是伸开了双臂靠近,让姑妈有点意外,以为可以有个拥抱。可是就在两个身体快要触碰时,他推开了姑妈。不知道是因为他长大了不习惯拥抱,还是觉得自己的校服都是汗。
说到拥抱,也许是受到我们文化的影响,自从他上小学后,就再也不给大人抱。只有在睡前姑妈陪读,聊到兴奋时,他才会像小孩子般熊抱姑妈,索要陪睡。
实际上,姑妈也是几年前参加巴哈伊的学习时,才从巴哈伊那里重新学会了拥抱~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也不分对象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对方不觉得尴尬。也是从那时起重新定义了“拥抱”,不再像我们的习俗那样,认为只有情侣之间才应该拥抱。
2.
晚饭过后是写作业时间,姑妈坐在旁边看他。有时候他像是自言自语,有时是跟姑妈讨论他的疑惑。
讨论,让姑妈重新捡回学校的知识,并且感觉到两人的感情在分别了5个月之后再度慢慢升温。
分别5个月这个数,是他用手指数出来并告诉姑妈的。
在写作业期间,跟麻礼诚同父异母的小弟弟 豆豆 几次进来求哥哥抱抱。麻礼诚都欣然同意哦,左手抱他,右手写作业。每次,豆豆都高兴地爬着离开。
那场景看得姑妈心里柔柔的,跟他们说话的语调也不禁柔软起来。姑妈没有想到,麻礼诚会照顾弟弟了,记忆里他还是一个需要大人逗乐的孩子。
3.
写完作业,陪小豆豆玩了一阵,九点多洗澡上床。跟以往一样,睡前是姑妈跟麻礼诚交流的重要时刻。他喜欢让姑妈读书给他听,边读边聊,还用手机录音,然后回放来听姑妈的声音~南宁普通话。
昨晚,他告诉姑妈,有些字,南普跟标准普通话在拼音上的区别,比如“嫩”这个字。他说:超级点子王 有一期专门提到南宁人容易读错的一些汉字,比如“嫩”。
在他详细解说这些不同时,姑妈冒了一句:上小学学过拼音的,出到社会后,大家都那么说,就会忘记了的。言下之意是,别看你现在纠正姑妈要卷舌什么的,等你有一天走上社会后,也一样会受方言影响。
很快,姑妈就意识到这样说话会妨碍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脑海里出现非暴力沟通的理念,就闭上嘴认真听他说。还按照他说的练习了一下发音。
4.
昨晚,睡前看哪本书,废了点周折。他自己说:看《家庭美德指南》。
可是这本书现在哪里呢?之前姑妈走时,把它放在床头的一个抽屉里,跟一张巴哈伊儿童歌碟一起,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现在它不见了。
穿着睡衣裤的他就在屋子里到处转到处翻找。从爸爸的书房书架,到他自己那堆书,到茶几电视柜的抽屉。
时间在流逝,眼看快到10点了,姑妈和他都有些着急了。他边找边说:之前我拿哪张歌碟来听,不记得放哪里了。
姑妈冒出了一句:拿东西不放回原处就是这样了。
很快,姑妈就停住了这些话,因为意识到,这样说话不会让我们更快找到书,只会增加焦虑,还让时间白白流逝。
于是姑妈说:快10点了,到睡觉时间了,要不我们不找了,你重新选一本,明天再找。
然后,他选择让姑妈读《十万个为什么 生活馆》。他还做了录音。
5.
到了10点18分,进入艰难地催睡觉模式。
姑妈怕他兴奋到两三点都不睡,决定离开。起身说晚安时,他问:姑妈,为什么你说7月份回来又不回,又说8月份回来又不回,又说9月,又到10月。
姑妈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傍晚他回来时,问过了。还问姑妈这次能呆几天,带衣服够了没有。姑妈都详细回答了。有两个原因:一是膝盖受伤了,怕路上折腾会更痛,想等好了再回来;二是公司人手紧张,没有人顶替休息那么长时间。
而且关于不回来的原因,在这之前,姑妈也几次发信息给他详细解释并道歉了,次次还都表达了对他的思念。
晚上他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
姑妈脑海里闪过一个现象:前几个月,到后来,无论姑妈怎么发信息解释、道歉、表白,他都不回复了。
姑妈脑海里又出现了非暴力沟通的理念,就重新坐回了床上。
姑妈:你看到姑妈几次说回来却又不回,你失望了,是吗?
他把半边脸埋进床单,轻轻说:有点。
姑妈:姑妈说要回来却又不回,你想念姑妈了是吗?
他不做声。
姑妈摸摸他的脸和头说:姑妈也很想念你呢,以后不会这样说话不是算数了,说回来就回来。
还是不做声。
姑妈又重复了一遍:姑妈几次说回来又不回,你失望了是吗?你想念姑妈了是吗?
他还是不做声。
姑妈:姑妈以后不会这样说话不算数了,以后姑妈说回就回;其实姑妈也很想念你呢。
这回他翻过身来,问:你上次是什么时候回来?
姑妈:我们4月份清明节在老家见过。
他再次用手指数:6月份没回?那就是有5个月了!
姑妈又保证道:以后不会那么久了。
他允许姑妈帮放蚊帐了。
就在姑妈再次说晚安离开时,他隔着蚊帐问:那以后多久回来一次?
姑妈:按照之前我们约定好了的,两个月回来一次,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可以吗?
他:嗯,晚安。
姑妈回到房间,认真想了一下。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他问了两次。第二次姑妈试着去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不知道会不会让他感觉舒服一些,不知道满足了他的需要没有。
6.
今天,姑妈在他那堆书里找到了《家庭美德指南》这本书,还有漫画版的非暴力沟通。不知道他今晚是否想看。
睡前看什么书由他决定。姑妈不再执著于一定要他看《家庭美德指南》。
实际上,连姑妈自己最近都很少看它了。一是因为之前已经花了好多时间摘录它的内容发到朋友圈,现在要看别的书了;二是因为姑妈担心自己执着于所谓的修习美德,会忍不住用“美德”标准来衡量别人、评判别人,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分别心与优越感,从而忘记了去体会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这大概有点受佛学和非暴力沟通的影响。
但是,并不意味着,姑妈完全否定这本书里提到的被称为“美德”的东西,走向了“美德”的反面。
所以姑妈会跟麻礼诚一起去了解这些东西,让我们知道,原来人还可以这样。
这是一条精神探索之路,也是一条寻找幸福快乐之路,姑妈跟麻礼诚一起去探索。
【END】
点击可阅读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