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妈妈,从入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这几天仍然会感到焦虑,力不从心,甚至想要发脾气。
从下午5点过到家到晚上9:00睡觉,孩子只有三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是我又想让他高质量的完成课内作业,又想让他练习拼音,又想让他学英语,想让他锻炼身体跑步,又想让他有充分的时间去玩耍,更想让他坚持阅读,并且还要让他能够早睡保证睡眠。短短的三个半小时,我要陪着孩子完成这么多的任务,其实是非常的紧张的,而且大多数时候是完成不了的。我又会想让我就像海绵一样挤去挤时间上学放学的路上,吃早餐晚餐的时间,洗漱的时间,都充分的利用起来,这样子就搞得我和孩子整个的氛围都紧张兮兮的,这样挤海绵的挤时间,也仍然完成不了那么多的内容,于是我就会感到失望,挫败,焦虑,甚至对孩子对婆婆会有愤怒和指责:为什么你不能再快一点?为什么你不帮帮我?
而恰恰是这些向外的指责和我的情绪波动,在向我释放出一个信息,提醒我,我的内在是多么的无力。我需要让自己放慢脚步,停下来,好好的看看我内心里面的那种无力感。
我看到了我什么都想要,既想要孩子阅读,又想要他体育好,也想要他学英语学拼音,还要他睡眠好。我什么都想要,这其实是我的贪心,我的焦虑,我的虚荣,是“我”想要,而不是孩子想要。我觉得我是在努力打造一个符合大众期待和社会规范的一个产品。我对于这个产品有好多期待,因为我觉得我对他100%完全的负责任。鸡娃这件事情让我沉溺其中,三个月来无法自拔,因为它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的延伸,一种对他人掌控欲的膨胀,在鸡娃的过程中,你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样一个幼小的生命可以在你的打造下出现不一样的变化,你会惊叹于自己的能力,然后我会陶醉于这种自我能力无穷大的幻想中,你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孩子和现实都无法满足你了,然后你会开始焦虑,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重新实现你的“宏图伟业”。
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要让孩子感这么小就感受到对学习的排斥,或者在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去学习。与父母与环境能够舒舒服服的呆在一起,比挤时间和过分努力更重要。
经过一天的沉淀,昨天我调整了一下我的状态。如果在固定的时间内,非要完成这么多项任务,而我一个都不愿意舍弃的话,那我就先缩短每一个任务的时间,学英语我就只听两首儿歌,练拼音我就只练一遍,楼下小孩子少,那就不去社交和玩耍了。我先让每一个任务的难度降低一点。这样自己和孩子都会感到更轻松,会找到更适合我们的节奏。同时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也不再非要强求孩子跟我写随笔日记或者背古诗词,按照他喜欢的方式走路、玩耍、奔跑、观察、聊天,给予他自由,和他一起建立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才能够真正激发他内心对学习的好奇和探索,如果可以,我希望有一天他能够自主自发自愿的去钻研一门他感兴趣的学科。
不再焦灼于如何把儿子两三百的识字量提到一两千,而是带他去感受和领悟汉字背后的美丽,带他体验阅读的快感和乐趣。不再执着于他刷了多少本分级读物,能说多少个英语单词,而是和他一起去体验学习英语时的欢乐轻松。不再焦虑他到底一本书读了多少页、古诗词能否背得下来,而是和他一起去讨论诗词和书本背后的故事和生命的意义。
或许,并不是我在急于打造一个冷冰冰的产品,这个产品要比别人的质量更好,要也要符合社会规范。而是,我只我在用我自己的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我在用自己的灵魂点燃另一个灵魂心中的爱与美好。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育儿先育己,鸡娃先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