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读书笔记第一章(19-34页)(二)

发现孩子的真实面

在父母眼里,孩子总是不能让人放心,觉得他经验不足,做什么事儿都不能做好,于是总想批评指正孩子的行为,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

其实这样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原本打算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减弱。尽管父母的话,有时候也有道理,但是在孩子们心里,他觉得父母的话就等于输给了父母,就不能表明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父母的唠叨反而催生了孩子不学习的决心,反而害了孩子。

比如我家12岁的儿子,寒假在家里学习的时候,我坐在他的旁边,总是不停的提醒他:“身体坐端正”、“握笔姿势要正确”、“不要用手乱摸头发”、“读书的声音要洪亮”等,虽然他不反抗,不顶嘴,但是儿子写作业时效果不大,我们多次提醒他,仍然不能改正。

父母为了能够恰当地帮助孩子,要注意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子才能够愉快的接受父母的建议。

同时,有的孩子故意犯错,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为在家庭里,众多兄弟姐妹中,父母往往更关注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孩子,自己再努力也无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于是就转变方式,用惹麻烦,逃学等方式来吸引父母的目光。

  孩子需要的是生活的勇气,他们必须去面对一些,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的问题。父母虽然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父母要做的就是愉快的接纳孩子的真实面,让孩子不是为父母,而是为他自己活着!

孩子的失败由孩子自己负责

孩子的人生,父母是无法代替的,所以父母不能横加干涉,特别是学习方面。孩子的人生应该由他自己来规划,他的失败也应该由他自己来负责。

大人之所以想要干涉孩子的人生,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没有能力承担失败的责任,这就表明家长既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

当然在孩子自己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可以向父母求助。父母可以协助孩子,但是不能强迫孩子,一定要在信任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之路。

写给终有一天从父母身边离开的孩子

不过父母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也没有错,但是,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当孩子的不能取得令父母满意的好成绩时,父母,不要不容分说的顺治孩子必须冷静对待,重要的是听听孩子怎么说?而不是一味的训斥。

父母还要努力的友好相处,尊重孩子。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希望或者理想强加在孩子,要学着发现这个小生命本身的可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