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习俗

        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从农历腊月开始,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为新年做准备。其中,喝腊八粥、过小年、扫尘、祭灶、守岁、拜年、放爆竹、贴春联、挂灯笼等等都是过年期间的传统习俗。

        进了腊月,全是好日子,老话儿说腊月天天都是节,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这里的蹦一蹦,可不是人站着蹦几下,而是指吃爆米花,老式的爆米花机是烧柴火、手摇的,“嘭”的一声,说明爆好了,可以爆玉米,也可以爆大米,腊月初一,给孩子买点吃吃解馋,孩子眼中期待的年味儿就开始了。

腊月初八,食腊八粥、泡腊八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可以说,到了腊八这一天,你会发现年味儿越来越足了,腊八要先喝一碗腊八粥,以前腊八粥是北方的传统,现在南北不限,来碗杂粮八宝粥,都能享受到节日的氛围。

除了腊八粥,还可以吃腊八蒜,这个蒜通常是10-15天前腌制,大蒜剥好晾一会儿,用米醋和冰糖腌制1-2周,放到10度左右阴凉位置,直到蒜头变绿即可食用。

腊月十五,赶庙会

有些地方腊月十五会有庙会,相传这一天是拜玉帝,求平安的日子,现在都已经改成娱乐活动了,庙会上有吃喝玩乐,也是很热闹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夜,小年也是年,也被称为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年的起源据传与古代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因为在古代,火是被视为神秘和重要的元素,人们认为火可以带来温暖和光明,同时也能驱逐黑暗和寒冷。因此,人们会在特定的日子举行祭火仪式,祈求火神的保佑和庇护。

另外,根据民间传说,小年还与灶王爷有关。相传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日期和习俗,但无论是哪一天,人们都会通过祭灶、吃灶糖等活动来庆祝小年,表达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同时,过小年也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里都是节,连打扫卫生都是节日,想偷懒都不行,家人们提前做好分工,你擦窗我扫墙,一年到头没有管过的地方都要清理一遍,窗明几净,好好迎接春节的到来。

腊月二十五,迎玉帝、吃豆腐,贴窗花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玉皇也就是玉皇大帝,传说这天玉帝会亲自下凡体察民情,所以这天各户都要做好迎接玉皇准备,给玉帝一个好的印象,这样才能求得福运来。

吃豆腐,相当于吃“福”,除了豆腐,腊月二十五也是接福的一天,写福字,贴窗花都可以走起。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过去没有冰箱,家里养的猪要留到年底这几天宰杀,这样才能吃到新鲜肉,村里会请专门杀猪的屠户来杀猪,还有亲戚朋友过来帮忙,完了一起吃个杀猪宴,也是很热闹的。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

年关将近,该买买买啦,其实整个腊月都在备年货,但总有些忘了的,还有必须趁新鲜买的,大家会提前列好清单,全家出动去赶集,这时候的集市熙熙攘攘,一整天都很热闹。

腊月二十八,打糕把面发

以前做馒头,没有现在用酵母这么方便,都是用老面肥,老家人年底做馒头,要专门去找村里的老邻居要一块老面儿,和面的时候加进去充当酵母,和面发面就要大半天。

腊月二十九,祭祖蒸馍要打酒

腊月二十九这天,早上祭祖,再把昨天发好的面做成馒头、菜包、豆包、芝麻包、糖包、红枣馍馍等,如果蒸的太早不好存放,二十九这天蒸出新鲜的是最好的,再把过年的酒打上,静等除夕。

腊月三十除夕夜

腊月三十过大年,这一天是最隆重的,不过每家过年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早上过,有的中午过,更多的还是晚上过,吃完除夕年夜饭,还要一边吃饺子,一边守着电视看春晚,再出去燃放烟花爆竹,迎接零点的钟声响起,三十守岁则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到深夜。

腊月禁忌

1、不能回娘家

腊月二十三之后,有儿子的家庭里,不许已婚的女儿回门,直到年初二、初三才可以。老辈子说法,这叫做“闺女不踏娘家尘草”,踏尘草能踩断娘家的根儿。是说女儿这时候回门,会断娘家香火。

2、不能搬家动土

民间是没有腊月搬家的,因为腊月是祭祀月,有很多重要的日子。腊月讲求的是往家里各种进财。此时搬家,会以为不吉利,有腊月搬家穷一说。最关键的一点是,农村过年,腊月里的诸神,比如灶神腊月二十三辞灶上天述职,年三十再重回人间,还有老地老母(老祖宗),都不宜搬家。

3、忌讳年三十家里水缸不满

过去的农村老家,还没有自来水,家家都有存水缸,年三十傍晚,去井台边排队挑水的人特别多。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过年的彩头儿:水即是财,有剩财剩饭,寓意日子过得富足,年年有余。

4、年三十扫地,往外扔垃圾

农村老人说,年三十开始,家里的尘土都是财宝。那是老祖宗带回来的运气,或者是诸位神仙的赐福。此刻扫地,就是把财气扫出门。

年前贴对联:

因地区和习俗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在农历腊月廿八至三十日之间贴对联较为常见。具体来说,可以在腊月廿八下午3点至5点之间或者腊月二十九早上6点至中午12点之间贴对联,这些时间段都是阳气上升、寓意吉祥的时刻。

此外,也有一些地方习惯在除夕当天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贴对联,这样可以更好地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贴对联时,需要注意上下联的平仄声和横批的书写方向,同时对联的内容也需要与家庭或个人的情况相符合,寓意吉祥、美好。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吃年糕: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

正月初二

迎婿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而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正月初三

赤狗日----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

烧门神纸: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意”。

正月初四

折罗---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扔穷---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正月初五

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赶五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1.接财神

破五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接财神”了。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财神像前,摆放好贡品,并且要在上午10点左右上香叩拜,然后还要燃放鞭炮。有的品牌商家还会举办“祭财神”的活动,在财神庙里上头柱香,捐少量现金,并且虔诚的许愿叩拜,祈求新年自己可以:生意兴隆,开门大吉。

2.送穷神

破五节做好以上事情之后,还需要在家中进行“大扫除”和“清理垃圾废品”,然后再将家中穿不着的破旧衣服,废旧家电,废纸,废旧包装袋,破损的碗筷,脏了洗不出来的毛巾浴巾,全部丢掉,这样的行为在民间被称为“扔穷”意思就是“辞旧迎新”送走贫穷,然后还要在家门口放一挂鞭炮寓意吓跑赶走“穷鬼”,最后再在家中大门上粘贴上两位“门神”防止“穷鬼”“穷神”偷偷溜进家中。

破五节忌做的事:

忌出门拜年

由于大年初五破五节之前,亲友已经都互相走访过互相拜过年,而在民间这一天,属于迎财神祭财神的重要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筹备的非常充分,而且会十分忙碌,为的就是希望新年自己的家运亨通,财源广进。因此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串门”“拜年”了。

正月初六

送穷--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七

人日---民间流传的关于“人日”的各种习俗非常多,比如有剪彩纸的习俗,人们将彩纸剪成花或人的形状,或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大门之上,以此象征新一年人丁兴旺。

七菜粥---民间还有用7种蔬菜熬“七菜粥”的习俗,在人日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

吃面条---另有吃面条的习俗,并讲究面条越长越好,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人齐日---人日还叫“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可以求到儿子。

正月初八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二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正月十三

农历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正月十四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总之,过年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载自网络,编辑整理,仅供参考。

2024-1-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284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15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61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71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99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6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09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2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6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5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8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5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10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0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23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46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33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