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波波跟我说,老师我很迷茫,现在天天事情排的很满,但是我却感觉没有意思,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天天也没有什么进步。
这一个月,波波确实很忙。
他需要帮小师弟小师妹们设计他们成人礼的海报,因为师弟师妹们做不好;
他要帮学校最近的短视频社会研修班做展板和系列海报,因为老师们太忙没有时间做;
他还得去外面某大学给那里的学生上AE课,为了800元/天的收入;
他同时要帮着领导做几个短片,交给上级单位。
……
他最喜欢的C4D课程已经一个月没有碰了,上个月建的模型摆在那还没有做颜色校正。
“我在干嘛呢?这一个月我一直在原地踏步,我真的着急。”
“感觉自己差好多,可是又不知道补哪里,怎么补?”
波波现在迷茫了,他的基础素养并不高,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美术这些统统起点都很低,但好在有一股韧劲,他的软件课学的都很好,PS、AI、PR、AE,从平面设计到视频剪辑可以说门门能独当一面。
可是,现在做东西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吃力了。
好多东西,做不出新意,一直在一个水平原地踏步;还有的时候,漏洞百出,连原来的水平都不如。
每天的时间又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时间补充自己,可就算有时间了,他也觉得自己哪里都欠缺,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其实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一种迷茫。
一、学会拒绝,收回精力
波波是个暖男,脾气是学校公认的好,他不会拒绝,好多事情接下来可能很勉强,但还是不好意思拒绝。
于是,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们很多自己做不了、懒得做的任务就都交给他,有些人连个“行不行”都不会问一句——反正从来没在他嘴里听到过“不行”俩字。
领导和老师也有一个通病,就是某些人做不好的事情就绝对不会冒险试错,直接交给能做好的人去干,也不管这个事和这个人有没有关系,因为这样他们自己就不用操心这个事情了,省心省力。于是,不能做活的人永远什么也不会,能做活的人各种事物全堆过来。
闲的闲死,累的累死。
所以,我给波波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学会说“不行”。
学会拒绝,从那些对自己没有提升和帮助的事情上收回自己本不必投入的精力,把那些时间彻底地还给自己。
《奇葩说》中,詹青云有一段话让很多女人感觉特别扎心:
在金融行业里,如果你看到一个四五十岁的女性,做到一定高层的位置,你就能猜出,她多半是单身,因为她作为一个女生,能做到那个位置,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她肯定没有时间谈恋爱……
知乎上还有一个问题,人在迷茫时该干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很简单,也很精辟:做两件事,收,放。
收,是停掉所有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把时间和精力收回来。迷茫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所做的事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就停掉。
放,是放开视野,放下包袱,去尝试新事物,认识新的人。走出舒适区,让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
二、审视自我,设定目标
其实不止是波波,我自己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有很长一段的迷茫期。
我来到现在教书的地方,天天面对着一群熊孩子,每天花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备课改作业,但是面对课堂上稀稀拉拉的人,以及拿到批改后的作业本看也不看就甩到一边的学生,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天天浪费这许多精力和时间到底在干什么。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出来之后为什么要做老师?
我为什么不选择读博士?我为什么要出来工作?
……
我去考证书勤奋刻苦、我也去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我认认真真教课、努力工作,我也迟到早退、磨洋工放羊……
反正勤奋也是我,懒惰也是我;刻苦也是我,散漫也是我。
但无论做什么,我都觉得,找不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们从小到大教育的职责缺失。
我们从小被教育着要好好学习,考大学;考上大学又被教育着要好好学习,找工作;真正找到工作之后呢?可没有人再教育我们干什么了。
于是我们迷茫了。
上了二十多年学,我们会背书、会答卷子、会说出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产生的意义,可轮到我们自己,可从来没有人教我们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门西方新媒体艺术课,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米国帅哥叫Alex来教我们,他上第一节课就问我们:你们有什么人生愿望吗?
当时班里大部分说的全是很现实的问题:有说想在北京买房的,有说要去留学拿绿卡的,有说要开公司的。
问到Alex时,他说:我想接触更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并努力学习和理解它们,中国是我的第三站。
当时我们就蒙了:这算什么愿望?
后来,当我们毕业后,大部分人在工作的前五年都陷入了迷茫期,再提及Alex的时候,大部分人突然意识到了我们与Alex教育的不同。
那是一种从小就没有精神归属、信仰归属的教育缺失。
就好比看到环卫工人,我们大部分人的父母会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想扫大街都没人用你;而Alex说,当时他的父母告诉他,他们工作很辛苦,所以你除了不要随意乱扔垃圾,还要努力学习,争取以后有机会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所以,我给波波的第二条建议就是审视自我,然后“动起来”。
与其空想如何甩掉迷茫,不如先找到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动起来。
三、不要着急,胖子也是长年累月养起来的
波波喜欢技术,他希望可以钻研C4D,然后出教程,帮助更多和他一样喜欢技术的人在C4D中找到趣味性,并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波波欠缺一些美术基础,历史、文学之类的基本素养也偏弱。
所以,他列了一份清单,每天也不多看,就在睡前一小时抱着啃一会儿。
他补的第一本书,就是《中国美术史》。
把自己欠缺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针对清单上每一条内容设计一些补救措施。比如欠缺美术基础,那就列一个书单,慢慢读,慢慢补;欠缺文学素养,那就找些文学名著去翻看。
一条一条做,一条一条补,就算是个800斤的胖子,那也是一口一口揣出来的。
学会拒绝,学会自我认知,学会慢慢地去跟随内心动起来,我们终有一天能走出迷茫的困境。
我是宁小毒~
一个一直走在路上的新媒体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