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吗”大半夜他发短信说
“闹鬼呢”我回
九年前两条短信开启了我和我老公的对话
还记得那会他刚有我的联系方式发的第一条短信是这样的。于是我俩在短信里就发生冲突了,他觉得我太冲,我觉得他有病。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给别人第一句是“在吗”,即便要问“在吗”后面紧着就会带上我要说的事,有事说事节约时间。如果对方问我在吗?我半天没回他也没有继续说,我会默认没有紧急又重要的事,我可以默认不回信息。前两天一个朋友连续发了三个“在吗”吓得我一身冷汗,在工作正忙的时候立马回了“出啥事儿了”结果对方只回了一句“就是有个事儿想问问你”当时我的情绪就上来了,要是他在我跟前我可能会立马炸开。
两个很简单的字,在网络联系如此发达的今天,能不用也不用。
再就是表情的运用,曾经的工作经常会和领导发文字信息,三个个领导的性格和风格都不一样,他们喜欢聊天的方式也大不同,其中有个校长特别爱咬文嚼字性格又喜怒无常,一不小心就碰到他的雷区,于是每次有需要他协助的时候,直属领导总会教我们如何跟他聊天,在哪一句话在哪个字后面应该加什么样的表情,这一招只要用就有效。后来发现微信里如果只有文字,每个人都可以带不同的感情色彩去阅读,就容易出现理解误差,所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包能更好的表达出最真实的语意。如果不会用表情,语音还是更合适一些
今天加资源不顺畅,做客户回访发现好多被删的,有效资源特别少,明天准备离开地铁口,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