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角度】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很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社会角度】教育水平提高,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家长角度】让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拥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孩子角度】通过教育的辅助和自己的努力,拥有更多的选择,过更好的生活。
……
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教育对于每个角度的意义也会不一样,今年两会提出了一个建议“给学生减负,减少家长陪作业”,比起以前读书的我来说,现在的学生确实学业负担比较重,是什么导致这种状况?
每个家长的愿望基本上都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大部分家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班,没有太多精力照顾孩子,便存在把教育的希望寄托给学校,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在上培训班,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便也跟着报了培训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任务压到老师身上,老师们竞相出招,给孩子布置作业,让家长陪着写作业,做手工,检查作业;试问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未来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是家长的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这都是属于一种被动式的教育行为。
作为孩子,他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白一点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接受教育,读书的意义,他只知道父母、老师要求他这样做,如果这个孩子一直是这样,那就算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又如何,他不仅不能获得成长,有可能连养活自己的本领都没有,在教育这件事上,我觉得更多的是引领孩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的潜能,加上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辅助,才能将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习成绩是体现学习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是不一样,作为家长,首先得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己做事和带着孩子做事,在这其中塑造孩子的品格,在我看来,孩子的品格对于他后半生的意义更重要一些,还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上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无论我们是否已为人母、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