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听到最多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意思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对待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敬重。
可是张文质老师在讲座中说:“一为师终身为父”是针对教师说的。我认为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旦做了别人的老师,就应该像父亲一样,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要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这个观点很新奇,但是真的很中肯,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就象曾经有人说:要想对待未来的儿媳一样培养女生,要想对待未来的女婿一样培养男生。听起来像是调侃,实际上真的应该是这样的。
这些年教育走得太快了,也搞不清是谁催促的谁,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搞的年轻的家长们人心惶惶,恨不得教育从未孕就开始。曾经有句话叫“以前医生指导病人吃药,现在病人指导医生开药”。教育何偿不是,我们无形中已被家长绑架了,同时绑架我们的还有各种检查和考试。
就拿三年级学生来说吧,孩子刚开始写作文,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开学二个月后就要中考了,老师们顾不上等他学会写作文,得先应付一下考试――背一篇,有经验的老师会让孩子们背一篇万能的,出啥题目都可以拐上去。于是就有了我在一次外出监考时发的一幕:作文题目:第一次( )看第一个学生的:第一次捣蒜,……白白胖胖的蒜瓣很调皮……,我很吃惊,写的真不错。再看第二个,我第一次捣蒜,一模一样,第三个也是,转了一圈,全班都是第一次捣蒜。背得很扎实!中考完了有末考,有评比,有排名,老师很辛苦,很焦虑,很无奈。考不好,领导不悦,家长不悦,排名涉及到评优晋级,甚至涉及到支教,教师压力很大,不敢偿试让学生写,出效果太慢,不如干脆让背。于是乎,学生除了死记硬背点,自己写是写不出来了。这事儿,怪谁?
张文质老师说的教育要回归本真,要慢下来,这点说的特别好!
幼儿教育抓养成,基础教育抓素质。可是,说到这个素质,它的衡量标准到底是个啥?就像吴虹校长曾经说的:应试教育为什么那么顽固?因为它简单,易操作。人为的拔高再拔高,催催催,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可怜的娃,从三岁起就走向了深渊。都是在追求“短平快”。有多少人真正的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去考虑?
慢些,再慢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