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千年以後剩幾許 ?

所謂:紙壽千年絹八百,我與古人同為懷,時空幻化"我"不化,流水長新花長開。

沈周所臨富春山居圖


董其昌所臨富春圖

《江山合璧图》是金哲人先生依据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蓝本的临作。众所周知原作的存世与流转颇具神奇和险折,明代画家沈周、董其昌都相继临过该作品,但是风格㢠异皆不以原作神髓为旨,当然沈周的作品是默写背临可以另做参考。有关原作牵扯之人上至帝王将相、下及明贤雅士,自沈周已降,此卷便为世人所瞩目,至今依然。所谓胸藏点壑、纸上烟霞、绵绵不绝隐若仙寰之境,有或闻:渔歌互答金鳞起钓,樵夫踏歌闲哼野调之趣。先生临毕曰:余临此卷因久仰(子久)山水浅绛之素雅、笔墨枯湿间而阴阳具足、江山无荤色、平波起云岚、公少怀大志试吏弗遂、天命之年弃俗洗尘返璞归真、以画作传世、人称书中之兰亭者也、吾尝叹曰:私淑古人而不入古者盖因志不相投也、今于无佛处称尊、其志其趣其意得入妙门否?非苟同于千古而心一也!

      诚然!当我们欣赏这幅作品时似乎隐约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避世情怀和禅意,那富春江两岸的景色是否又会勾起先生那隔世的宿梦?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却是一个永久的旷古问号、能解答者亦只有:拈花一笑了

臨作


卷首冠名《江山合璧》


所臨無用師卷末後一段


附上黃公望題跋及筆者本人題跋


所臨卷首剩山圖



寓所前的繡山公園是放下筆墨後的輕鬆愜意之地

千年以後剩幾許

參天大樹是我栽

晧月當空空不壞

世事滄桑隨徘徊

與君同杯千古酒

醉墨江山心田來

八識種子譜新曲

枯木枝頭春暖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