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小渡督导学院的第二次课程,单是关于写作的主题就让我带足了兴趣早早的来到教室里并有始有终的完成了两个小时的课程。记得上一节课韦老师说会带领大家在专业上从“知道了”,到“会做了”,再到“做好了”,最后实现“好做了”。这一节课,我感觉跟上节的初衷一脉相承,毕竟写作,也可以是从“知道怎么写了”,到“会写了”,再到“写好了”,最后实现“好写了”的一气呵成,感谢韦老师再次点拨。
关于写作,我还是有兴趣的。平日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公文虽然不喜欢但也能随笔完成,但我更喜欢文学体裁。之前两年学了一点儿国学虽有一些感悟,可却像足了韦老师说的只“往里装”,不“往外掏”,于是自己不仅成了掰一棒丢一棒的黑瞎子,脾胃也跟着出了问题,学的不好消化。去年十月份,我偶然的升起兴趣,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道于善人”,一时间仿佛知识找到了出口都急着要往外蹦,几个月时间写了四十余篇原创文章,累计五万余字。工薪阶层也有俗念,想着要是爱好能够“变现”也是不小的诱惑,在写作的过程中累计收到了近三千元打赏,令我至今沾沾自喜。听了韦老师的督导课,让我瞬间对写作有了更深的期待,如他所言,没准儿写着写着就提升我的人生价值了,又或者写着写着我的收入也得到改观了呢。
《道德经》第八章的内容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而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居处善于选择合适的地方,心思善于沉静,施与善于仁爱,言谈善于诚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达成既定的效果,行动善于选择合宜的时机。正是因为不争,才不会遭受责怪和怨恨。”跟随网校的三年里,韦老师的善有目共睹,在这里不必细数,但这一章的“动善时”却是对小渡督导学院成立的最好定位,“行动善于选择合宜的时机”,学院的成立确是在最好的时机,最适时的出现,即渡了我们这些有心取得真经的学员,也能为网校的发展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