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鲜活阳光的孩子气
建新东路,手工坊包子店
进来一个小顾客。十岁左右,男孩。
“买两个包子。”男孩的声音很稚气,还没有变声,有点分辨不出性别特征。
“小笼包,五个起卖。”服务员回答。
小男孩手里就握着两块零钱。盯着价格表,搜寻了好一会:“阿姨,给我来碗粥吧!”
一碗粥刚好两块钱。服务员接了钱,准备放进抽屉里——小男孩眼疾手快,一下子又把钱夺了回来:“收打包费吗?”
“不收打包费。”
“你们真好!其他店天生都要收打包费,好坑人啊!”小男孩一边说,一边喜笑颜开地再次把钱递过去。
“天生”这个词,还可以这样用呢。小男孩天生白皙,天生阳光,天生活泼,天生可爱……
“小朋友,人家打包的盒子也需要成本嘛,收钱也是应该的。”服务员一边盛粥,一边搭话。
“那你们的盒子也有成本呀?”这话说了一半,肚子里还有一半,“你们怎么不计成本?”
肚子里的半句话是用表情说的,并没有有声表达。
“我们这个店地方太小,只有三张桌子,很多顾客要在这里吃也坐不下,才不收打包费的。”服务员解释说。
这个解释有点绕,跟打包的成本没有直接关系。当然,背后关联的逻辑太深奥了:打包的成本,当然远远低于租赁更大场地的费用。因为店面小,不收打包费的做法,是英明的。
不过,小男孩并没有理会这种商业逻辑。而是敏锐地抓住了一个数学问题——
“不对!你们有四张桌子!”小男孩说得很激动。
服务员自己都先懵了一会,观察并思考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笑着解释说:“那两张小桌子拼在一起,算一张。”
原来,有两张小小的方桌是拼在一起的,看上去完全是一个整体——想不到这孩子眼睛太精了。
“拼在一起也是两张呀!”小男孩据理力争。
店里的人,都被小孩子的天真逗笑了。都被小男孩眼睛里的较真劲征服了。我们是年纪大得连人生的餐桌都数不清楚啦。
“谢谢阿姨!”小男孩拎着粥,兴冲冲地离开了,却把快乐和阳光留下了。
孩子就得这样,要有孩子的样子!得有孩子气!
沉稳得像大人的孩子,像大棚里的蔬菜,长得虽可人,却没有阳光下的鲜活劲,无童趣,是病态。
谢晓鸿
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