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的城市,放不下的故乡

1.过完年你还回大城市吗?

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小伙伴,都在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人越来越多,但故乡的人却越来越少。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人口正在向大城市聚集,虹吸效应越来越显著。而来自故乡的小镇青年,奋斗在大城市的意义,或许就是成为这个大城市的一份子。

然后你再转身看看还在故乡的同学和朋友们,有的工作稳定,有的结婚生子;能陪伴父母,也能有自己的事业;心里或许有了一丝丝的羡慕,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在大城市里享受着他们享受不到的资源,见识着他们见识不到的事情。

这种悖论时时刻刻都在上演,一旦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对我们个人选择、成功的标准和看法,可能会和小镇的同学和朋友渐行渐远;但是,又由于网络的急速发展,你和你小镇的朋友们,又或许在刷着同一部剧,用同一个APP,看同一本书;思想上,有可能比以前更加合拍。

2.做大城市的一份子

一个正常的小镇青年,能在大城市奋斗扎根,已经不易。昨天我对我一个朋友说:我自知平凡,但却不愿意承认,只能默默挣扎。

每一个来大城市奋斗的人,都有着一个融入这个城市的梦,梦想着我们能够享受着大城市的便利:竞争实力强、交通方便、工作机会多、正能量多、思想开放... ...

但同时,你在享受大城市各种便利的同时,还得忍受:雾霾、高房价、高房租、没有归属感... ...


其实,从阅读、饮食偏好、衣着打扮,都可以看出来社会人之间的区别。而且这些区别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习惯的力量。而小镇青年的我们,总是想尽力把自己变成这样的“城市人”,希望从举手投足上都显示出自己融入这个城市的证据。

我们可能对家乡的一些价值观嗤之以鼻。比如,是男人就应该找一份能挣大钱的工作;比如,是女人就应该找一个男人结婚,30岁没结婚就是怪物;比如,花钱买包不如花钱买肉...

3.在家乡的他们也不一定就是悠闲的代名词

在公共的论调里,一直在强调一些人“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就回老家”,家乡的生活节奏慢,悠闲的很,买车买房都不是事。

事实是什么呢?即便是在我的家乡,娶个媳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买房买车彩礼都是钱,分分钟几十万花出去,这些钱可能在大城市不算多,但是在生活成本低的小镇,却真的不少。生活节奏确实不快,公交车九点就停了,但同样的收入也相对较少,压力也真的是挺大的。

但同时,即便是在家乡,也有人把自己的生活节奏人为加快。我的一个朋友H,在霍尔果斯火车站,他告诉我,单位里有很多能力很强的人,他要想办法向他们学习;每次聊天都是晚上十点多,聊完了我会对他说一句:快去写稿子吧,争取两点之前睡觉。我们会一起聊得到上的专栏,聊万维钢对《未来简史》的解读,聊一些我们同时在网上看到的讯息。

这,是否和你眼中在家乡的小镇青年的懒散、托关系找工作、喝茶看报、虚度人生的那种人设完全不一样?但这就是事实。

4.在哪里行动,哪里就是你的战场。

所以,不用纠结于大城市的雾霾,羡慕家乡的安逸。也不用感慨家乡的闭塞,羡慕大城市的开放。

你在的地方,就是战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时至今日小雪节气,想起白乐天的这首...
    南阳雅月阅读 4,919评论 0 0
  • (一) 第一次见她,她将头深陷在臂弯里,手臂细长,睡相恬静。一如她的名字,静好。 静好,望着你总是能感受到岁月的长...
    洇也阅读 2,844评论 0 0
  • 欧巴用诺基亚发的短信 一个字一个字 每一个字都是满满的爱 最幸福的事也不过如此 我还是这么容易感动 他还是如此爱我
    那花儿阅读 9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