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荒少女”傅园慧,因为魔性的受访画风一夜爆红后,大家都把注意力聚焦在她那开朗的性格和欢乐的表情上。
甚至我的好友,今天已经在朋友圈晒出了“傅园慧洪荒之力款“手机壳以表达对她浓浓的爱意。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采访中她在做出极端表情同时提到的“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的真正含义。
其实在奥运会倒计时的日子里,傅园慧一直在澳洲接受训练。由于与国外教练不好沟通,训练又异常的严格,她当时的痛苦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限。
以下是央视《风云会》张斌对她专访的部分对话。
教练定的训练我完成不了,教练让我滚
张斌:听说你在澳洲练得特别苦是吧?给我们说说苦到什么程度?
傅园慧:真的特别苦,苦到我可能完成不了教练制定的计划。以前也苦过,但那个苦不一样,一是在国外,跟外教沟通不是特别顺畅,教练定的训练要求我完成不了,有时教练就生气的让我不要训练,可以滚了。
压力大,转折出现在崩溃边缘
张斌:听说那会差点不能参加奥运会是吗?转折出现在什么时候?
傅园慧:是的,我当时很绝望。我觉得未来的一切都已经没有希望了。转折出现在我崩溃了。我真的承受不了了,所有人都在跟我算日子,离奥运会还有多少天,你还有多少时间去提升。当时我状态真的很糟糕,我每天训练得头晕目眩,很想吐,真的到极限了。后来我就自己出去走走,乱走还迷路了。
痛苦根源来自于自我挣扎
张斌:你当时是出去遛遛还是就走了?
傅园慧:“我偷偷地逃走了,身上没带钱,走着走着还迷路了,当时又是冬天又下雨,我边哭边走。我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我感到这么痛苦?后来我发现我痛苦的根源是我在挣扎,因为没有放弃。”
张斌:你这个决定告诉所有人了吗?还是你自己偷偷下的?
傅园慧:我没有告诉所有人,我就自己想清楚了,没有再纠结了。我想清楚了我不放弃,之后就没那么痛苦了。仿佛之前那根弦被我拉断了,但我重新接了一根好的,更有弹性的一根弦。真的就像破后而立一样,就是我死了一次,但我又重生了。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她这样形容着自己。在所有欢乐表情的背后,其实也有过极大的心理压力困扰。
但就是这股压力的洪流,才最终转化为强大的“洪荒之力”。使傅园慧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获得了一枚珍贵的奖牌。
“人无压力轻飘飘。”是我高中物理老师的至理名言,我到现在还常常挂在嘴边。压力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
【2】
其实,心理压力是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体验。这种感觉源自于环境要求与自身能力的不平衡。
可以说压力从小就与我们如影随形。学生时代,面临中高考的时候;刚步入社会,想要做好一件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的时候;升到管理层,高强度的任务和来自同业人员的竞争的时候……
我们在不同的时期,就会被不同的压力纠缠。能够快速的解压,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傅园慧将压力转化为比赛的“洪荒之力”的过程中,总结出两个特别重要的转折点。一个是她积极的面对了参赛的事实,另一个是她将自己的注意力进行了转移。
所以,我们可以把压力转化为“洪荒之力”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掌握了这门绝学,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强大的小宇宙了。
【3】
第一个阶段:压力的吸收
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压力源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之所以感到难受,是因为自己打心眼里还没有接受要面对压力的事实。
傅园慧当时的痛苦,就是来自于在坚持与不坚持之间的挣扎,当她决定面对,选择不放弃的那个瞬间,压力感随即就减轻了。
大家应该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有时候我们的焦虑,往往出现在自己思想徘徊的阶段。这件事看上去好难,我要不要接受?这个事情貌似对我来说太困难了,如果我做不好会不会很丢人?我如果让领导失望了怎么办?
关注上面那些无解的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焦虑,甚至产生不相信自己的念头。
但是一旦你开始选择面对,就会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
第二个阶段:压力的转化
“洪荒少女”在选择了不放弃后,接着就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参赛这件事本身上,而不再纠结于其他的细枝末节。所以她形容自己:仿佛之前那根弦被拉断,但重新接了一根好的,更有弹性的一根弦。
人们往往在选择面对问题后,就会自然的将注意力转化到目标本身,和如何到达目标的途径上。
就比如说,如果我面临3天要交出一个方案来,与其把大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担心时间短、担心自己完成不了的问题上,不如去想想我该如何制定时间安排,尽早的去查阅资料把方案漂亮的写出来。
注意力一旦转移,压力就会不自觉的转化为动力爆发。就像是一个阀门,刚开始会将压力吸进去,形成强大的压力差。在注意力转移以后,要行动起来的“洪荒之力”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4】
所以在感到压力时,先不要和自己较劲,可以去听一首歌、做一会儿瑜伽、或是看看远方,让自己平静下来。
想想就算是最坏的情况又能怎样?大不了交不了方案被领导骂一顿,大不了输掉这场比赛,反正我也死不了。这样想心情就能够放松许多,毕竟明天还是崭新的一天。
这就是”洪荒之力”的转化过程,它犹如武功绝学一般可以将压力幻化于无形。
“人无压力轻飘飘啊”,最后再絮叨一遍我伟大老师多年的口头禅。我们完全可以和压力做朋友,因为它是我们动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