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风卷残云
【释义】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出处】唐·戎昱《霁雪》:“风卷寒云暮雪晴,红烟洗尽柳条轻。”
本文要说的这位诗人的姓,是非常少见的,他姓戎,名昱,你不妨读作“荣誉”。
那我们就先来看看传说中的戎昱的“荣誉”吧。
荣誉传说一:戎昱曾在桂州观察史李昌夔的幕府中当幕僚,因为他有才又有貌,所以当地的一位官员就非常喜欢他,想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可那官员却不喜欢戎昱的姓,跟人说如果戎昱把姓改了,婚事也就成了。戎昱听说此事后,立即用诗句作了回绝:“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荣誉传说二:唐宪宗有次召集朝臣,廷议边塞政策,结果多数大臣都主张结亲讲和。宪宗未置可否,只是问道:“之前听说有个姓名比较少见的诗人,他是谁?”大臣纷纷给出答案,有说是“冷朝阳”的,有说是“包子虚”的。宪宗见大家都没猜对,便吟了那个人的一句诗,宰相就说:“那诗人叫戎昱。”于是宪宗当众背出了戎昱的《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背完诗,宪宗便笑道:“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女人,这的确是拙计,汉时主张和亲的那个魏绛是多么懦弱无能啊!写《咏史》这诗的人如果还在,我就让他做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还会把武陵的桃花源赏给他。”
可惜,戎昱在德宗贞元年间就去世了,宪宗给他的赏赐,他自然无法享受了。
第一个传说中,戎昱不为权门和美色而改性,表现出了“贫贱不能移”的品格。而第二个传说中,皇上之所以赞赏他,或许是因为他的诗里展现了“威武不能屈”的风骨吧。
除了人品好,诗也写得好,这应该是戎昱在当时受待见的主要原因。
戎昱生于盛唐临近结束的740年左右,他成年后,安史之乱便爆发了。年轻时初次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他便开始四处漫游,在名山名水和名城之间流连。
二十岁时(759年),入浙西节度使颜真卿之幕,一年后又至长安、洛阳一带游历。大历二年秋(767年)至大历四年(769年)秋,入荆南节度观察史卫伯玉幕。之后,又去四川成都待了一段时间,回到湖南后,又曾入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崔瓘幕。后又两入桂州刺史李昌夔幕。
直至德宗建中三年,四十多岁的戎昱才开始在御史台任职,后又先后担任过辰州(今湖北怀化北部)刺史、虔州(今江西赣州)刺史和永州刺史。
你看,戎昱一生的经历还是挺丰富的,荆、湘、桂、蜀、京、洛……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停奔走。搬家,对他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了。一个诗人,离开一个曾经的居处,心里难免会有些感触的,他的《移家别湖上亭》一诗表达的就是这样的心情: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依依不舍,连柳条、藤蔓、黄莺都似乎带有留人之意了。
走的多了,自然见得广了。因戎昱诗歌创作受杜甫影响较深,所以他的诗大多都是直面现实的,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安史之乱中,他曾亲眼看到贼兵作乱的情景,也目睹朝廷所借的回纥兵在东都洛阳的恶行。
《苦哉行五首》(其一)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
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
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
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
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
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
几年后,到了四川,看到的依然是十室九空的景像:
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
鸟鼠无巢穴,儿童话别离。
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时。
征战何年定,家家有画旗。
有多年的为多名官员做幕僚的经历,也曾随军队出征作战,对边塞生活自是非常了解:
昔从李都尉,双鞬照马蹄。
擒生黑山北,杀敌黄云西。
(《从军行》)
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
将军领疲兵,却入古塞门。
回头指阴山,杀气成黄云。
上山望胡兵,胡马驰骤速。
(《塞下曲》)
在外地当官期间,也不忘“心忧其君”:
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无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辰州建中四年抒怀》)
远在异地,难免会思念家乡,在桂州任幕宾时的一年岁暮,他写了首《桂州腊夜》: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更鼓声中看灯花,思乡的人儿在天涯。一个人的除夕,孤独而凄凉。
用笔“沉郁”的戎昱,有时也会发清新之语的,比如《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再如这首《霁雪》: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寒云被吹散,雪后又晴天。作为一个诗人,此时的心空也应是一碧如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