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名满天下》第四章 暗箭难防

柳青儿离开后的第七天,青溪县下了一场暴雨。

崔明远站在县衙廨署的窗前,望着如注的雨帘。屋檐滴水成串,在石板上凿出一个个小坑。他手中摩挲着那半枚铜钱,边缘已经变得光滑。

"公子,该用晚饭了。"老仆崔福端着食盒进来,轻声提醒。

崔明远回过神来。这几日他遵照柳青儿的嘱咐,深居简出,公务都让书吏送到廨署处理。周家那边出奇地安静,但这种平静反而让他不安。

"崔福,这几日外面可有什么风声?"崔明远一边用饭一边问。

崔福犹豫了一下:"老奴听说...周员外前日去了州府。"

崔明远手中的筷子顿住了。周员外此时去州府,必是找他那个别驾堂弟商议对策。柳青儿带着罪证去找监察御史,算日子应该刚到州府不久。两边怕是要有一番较量。

雨越下越大,雷声隆隆。崔明远草草用完饭,继续伏案工作。他正在整理青溪县历年来的刑狱案卷,发现不少蹊跷之处。特别是前任县令刘大人的离奇死亡,案卷记载含糊其辞,只说"暴病而亡",却无仵作验尸记录。

正思索间,忽听外面一阵嘈杂。接着廨署的门被猛地推开,赵德成带着几个差役闯了进来,脸色阴沉得可怕。

"崔明远!"赵德成直呼其名,全无往日的和善,"你好大的胆子!"

崔明远缓缓起身:"下官不知犯了何罪,惹得县尊如此动怒?"

赵德成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纸公文:"州府刚到的文书。有人举报你贪赃枉法,擅减赋税,收受贿赂!周别驾已下令将你停职查办!"

崔明远接过公文一看,果然是州府的印信。他心中雪亮,这是周家的反扑——在他告发周家之前,先给他扣上罪名。

"县尊明鉴,"崔明远镇定道,"下官所为,皆为民请命,何来贪赃之说?"

赵德成狞笑:"有没有贪赃,搜一搜便知!来人,给我搜!"

差役们如狼似虎地翻箱倒柜。崔明远冷眼旁观,心中却渐生不安。他行得正坐得直,不怕搜查,但官场险恶,栽赃陷害是常有的事。

果然,一个差役突然高喊:"找到了!"他从崔明远的床榻下摸出一个包袱,打开一看,竟是几锭白银和几件金银首饰。

"赃物在此,你还有何话说?"赵德成得意洋洋。

崔明远气得浑身发抖:"栽赃!赤裸裸的栽赃!我崔明远若有半文不义之财,天打雷劈!"

"带走!"赵德成厉喝,"关入大牢,待州府发落!"

差役上前扭住崔明远。崔福跪地哭求:"县尊开恩啊!我家公子冤枉啊!"

赵德成一脚踢开老人:"老东西,再啰嗦连你一起关!"

崔明远被推搡着走出廨署。暴雨如注,浇透了他的衣衫。县衙里的同僚们躲在廊下观望,无一人敢出声。这就是官场,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大牢在县衙西侧,阴暗潮湿。崔明远被推进一间牢房,沉重的铁门在身后哐当关上。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借着墙上火炬的微光打量四周。牢房里只有一堆发霉的稻草和一个便桶,空气中弥漫着腐臭和绝望的气息。

崔明远坐在稻草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周家和赵德成不会就此罢休。贪污罪名可大可小,轻则丢官,重则流放甚至杀头。以周家的手段,很可能会在狱中对他下毒手,制造一个"畏罪自尽"的假象。

正思索对策,忽听牢门外有窸窣声响。接着,一张纸条从门缝塞了进来。崔明远连忙拾起,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今夜子时,有人相救。福。"

是崔福!老仆冒险给他送信。崔明远既感动又担忧,崔福年迈体弱,如何能救他出去?但此刻也别无他法,只能静观其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牢房里没有窗户,崔明远只能凭感觉估算时辰。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亥时。再过一小时就是子时。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打斗声,接着是人体倒地的闷响。崔明远警觉地站起身,紧贴牢门倾听。脚步声由远及近,最后停在他的牢门前。

"公子?"一个熟悉的声音低声呼唤。

"崔福?"崔明远惊讶道。

钥匙转动的声音响起,牢门开了。站在门外的不仅是崔福,还有两个蒙面黑衣人。其中一人拉下面巾,竟是县衙的书吏张诚!

"崔县尉,快跟我们走!"张诚急道,"赵德成已买通狱卒,要在今夜害你性命!"

崔明远来不及多想,跟着三人迅速离开牢房。走廊上躺着几个昏迷的狱卒。他们一路潜行,从大牢侧门溜出,钻进一条小巷。

"张兄为何救我?"崔明远边跑边问。

张诚喘息着说:"崔县尉清正廉明,全县百姓都看在眼里。我虽人微言轻,却不能眼看着好人被害。"

几人七拐八绕,来到城墙下一处废弃的民宅。崔明远刚踏进门,就听身后"嗖"的一声破空响,张诚闷哼一声,扑倒在地——背上插着一支箭!

"有埋伏!"一个黑衣人大喊,随即也被射中肩膀。

崔明远和崔福连忙拖起伤员躲到墙后。箭矢不断射来,钉在木门上咚咚作响。

"是周家的护院!"张诚忍痛道,"他们料到会有人救你,早埋伏好了!"

崔明远从门缝往外看,只见十几个黑影正朝民宅包围过来。为首者手提钢刀,正是周家护院头目钱彪。

"崔明远,出来受死!"钱彪狞笑,"周员外说了,提你人头回去,赏银百两!"

崔明远环顾四周,这民宅无后门,已被团团围住。他摸向腰间,却想起柳青儿给的匕首早被搜走。眼下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公子,老奴断后,你翻墙走!"崔福突然抄起一根木棍,就要冲出去。

崔明远一把拉住他:"不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围墙外突然传来一阵惨叫。接着是兵刃相交的铿锵声和人体倒地的闷响。钱彪大喊:"什么人?!"话音未落,就变成了一声凄厉的哀嚎。

打斗声很快平息。民宅外一片死寂。

崔明远屏息凝神,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崔明远,你还活着吗?"

是柳青儿!

"柳姑娘!我在这里!"崔明远激动地喊道。

门被推开,柳青儿手持滴血的长剑走了进来。她身后横七竖八躺着周家的护院,无一活口。

"你...你怎么回来了?"崔明远又惊又喜。

柳青儿脸色苍白:"事情有变。裴御史临时改道,我先回来通知你。"她突然身子一晃,单膝跪地。

崔明远这才发现,她背上插着一支箭,鲜血已经浸透了半边衣衫。

"你受伤了!"他惊呼。

柳青儿勉强一笑:"小伤...不碍事..."话未说完,便昏了过去。

山洞里,篝火噼啪作响。

崔明远小心翼翼地为柳青儿清理伤口。箭矢入肉不深,但箭头上似乎淬了毒,伤口周围已经泛黑。柳青儿发着高烧,不时痛苦地呻吟。

那夜混战后,崔明远背着昏迷的柳青儿,在张诚和崔福的帮助下逃出县城,躲进了城外的山林。张诚因箭伤太重,半路不得不折返找郎中。崔福则去邻县求援,至今未归。

"水..."柳青儿微弱地呼唤。

崔明远连忙用树叶舀来山泉,扶起她的头慢慢喂下。柳青儿的脸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苍白,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全无往日的英气。

"为什么要回来..."崔明远轻声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抚过她汗湿的额头。

柳青儿忽然睁开眼睛,漆黑的眸子直视着他:"因为...你太笨...活不过三天..."

崔明远苦笑:"柳姑娘说得对。若非你及时赶到,我已成刀下鬼了。"

柳青儿想坐起来,却牵动伤口,疼得倒抽冷气。崔明远连忙按住她:"别动!伤口会裂开。"

"我们...在哪?"柳青儿虚弱地问。

"青龙山的一个山洞。暂时安全。"

柳青儿点点头,忽然抓住崔明远的手:"裴御史...五日后到青溪...我们必须...见到他..."

崔明远心中一暖。这姑娘重伤在身,想的仍是他的事。他轻拍她的手:"先养好伤。周家和赵德成现在一定四处搜捕我们,贸然露面太危险。"

柳青儿闭上眼睛,轻声道:"崔明远...你知道我为什么帮你吗?"

崔明远摇头:"一直想问,又怕唐突。"

"因为你像我父亲。"柳青儿的声音几不可闻,"他也是个傻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崔明远静静听着。柳青儿极少谈及自己的身世,此刻或许是高烧让她卸下了心防。

"他是边关将领...发现上司通敌...毅然举报..."柳青儿断断续续地说,"结果反被诬陷...全家遇难...."

泪水从她眼角滑落。崔明远轻轻擦去,心中酸楚。难怪柳青儿对官场黑暗如此痛恨,却又冒险帮他这个朝廷命官。

"柳姑娘,我向你发誓,"崔明远郑重地说,"只要我崔明远还有一口气在,定会为你父亲洗刷冤屈。"

柳青儿睁开眼,目光复杂:"傻瓜...先想想怎么洗刷你自己的冤屈吧..."

夜深了。柳青儿在高烧中昏睡过去。崔明远守在火堆旁,思绪万千。短短数月,他从一个踌躇满志的新科进士,沦落到亡命山林的地步。官场险恶,远超他的想象。

但他不后悔。若重来一次,他依然会选择为青溪百姓请命。只是现在,他学会了策略和隐忍——要扳倒周家和赵德成这样的恶势力,仅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次日清晨,崔福终于回来了,带来了食物和药品,还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周员外对外宣称崔明远越狱时杀了三名狱卒,全州通缉。而赵德成更是悬赏五百两银子要他的人头。

"公子,老奴在邻县打听到,裴御史确实改了行程,三日后将到我们县。"崔福忧心忡忡地说,"但现在城门严查,公子如何进城见御史?"

崔明远沉思片刻:"必须想办法混进城。柳姑娘的伤需要正规郎中,我们也需要当面向裴御史陈情。"

柳青儿此时已经醒了,靠坐在石壁上。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我有办法。"

她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一个小木牌,递给崔明远:"这是我'青云帮'的令牌。持此物到东城门的'醉仙楼'找掌柜,他会安排。"

崔明远接过令牌,只见上面刻着一朵云纹,背面是个"柳"字。他这才意识到,柳青儿在江湖上的地位恐怕不简单。

"柳姑娘,这'青云帮'..."

"别多问。"柳青儿打断他,"知道得越多越危险。"

崔明远不再追问。当夜,他乔装成樵夫,按照柳青儿的指示来到醉仙楼。那掌柜一见令牌,立刻神色恭敬,将他引入内室。

半时辰后,崔明远带回了好消息:青云帮答应帮忙,将在裴御史到访当日制造混乱,助他们混进城。同时还带来了一位郎中,为柳青儿诊治。

郎中看过伤口后,表示毒素已清除大半,但柳青儿失血过多,需要静养至少半月。

"不行!"柳青儿斩钉截铁地说,"三日后我必须进城!"

崔明远按住她的肩膀:"你留下养伤。我和崔福去就行。"

柳青儿瞪着他"你一个人去送死吗?"

"不是一个人。"崔明远微笑,"有整个青云帮相助,不是吗?"

柳青儿还要争辩,郎中插话道:"这位姑娘若强行活动,伤口崩裂,恐有性命之忧。"

崔明远正色道:"柳姑娘,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一生难安。请相信我一次。"

柳青儿盯着他看了许久,终于别过脸去:"...随便你。"

三日后,青溪县城。

崔明远头戴斗笠,身穿粗布衣裳,混在一群进城卖柴的农夫中。崔福则在另一队人马里。青云帮的人提前打点好了守门兵丁,检查只是走个过场。

一进城,崔明远就感到气氛不对。街上巡逻的差役比平日多了一倍,每个路口都贴着通缉他的画像。他压低斗笠,沿着小巷快速向县衙方向移动。

按照计划,裴御史将在巳时到达县衙。青云帮将在那时于城东制造一场"火灾",吸引大部分差役前去维持秩序。

崔明远躲在县衙对面的茶楼二层,紧盯着衙门口。辰时三刻,一队骑兵护送着一顶官轿缓缓而来。轿帘掀起,走出一位五十多岁、面容严肃的绯袍官员——正是监察御史裴宽。

崔明远心跳加速。成败在此一举!

就在这时,县衙内突然冲出十几个差役,手持锁链棍棒,直扑御史轿辇!

"保护御史大人!"护卫们拔刀相向。

混乱中,崔明远看到赵德成和周员外站在县衙门口,脸上带着狞笑。他顿时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赵德成和周员外狗急跳墙,竟要杀害御史!

崔明远不假思索,从茶楼窗口一跃而下,高喊:"御史大人小心!有刺客!"

这一喊暴露了他的位置。几个差役立刻调转方向朝他扑来。崔明远赤手空拳,只能闪躲。眼看就要被擒,忽然一道青光闪过,冲在最前的差役惨叫倒地——是青云帮的人出手了!

街上的混战愈演愈烈。裴御史被护卫们团团护住,且战且退。崔明远拼命向御史方向挤去,却被两个差役拦住去路。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屋顶飞掠而下,长剑如虹,瞬间解决了两名差役。

"柳姑娘!"崔明远惊呼,"你的伤!"

柳青儿脸色惨白,但眼神凌厉如刀:"少废话!快去见御史!"

两人合力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冲到裴御史面前。崔明远扑通跪下:"下官青溪县尉崔明远,有冤情上陈!"

裴御史惊魂未定,但看到崔明远手中的官印,立刻明白过来:"你就是那个被通缉的崔县尉?"

"正是下官!赵德成、周员外贪赃枉法,残害百姓,今又胆大包天刺杀御史,请大人明察!"

裴御史脸色铁青:"来人!拿下赵德成和周员外!"

赵德成见势不妙,转身就逃。周员外却被青云帮的人当场擒获。

混乱持续了半个时辰才平息。赵德成逃出了县城,但周员外和多名参与刺杀的差役被生擒。裴御史当即在县衙升堂,审问周员外。

在严刑逼供下,周员外很快招认:他与赵德成多年来贪墨税银、强占民田,甚至前任县令刘大人也是被他们毒死的,只因刘大人发现了他们的勾当。刺杀御史则是狗急跳墙,想阻止罪行败露。

崔明远趁机呈上柳青儿之前收集的罪证。裴御史阅后大怒,当场革去赵德成官职,下令全州通缉,同时将周员外打入死牢,待秋后问斩。

"崔县尉,"裴御史和颜悦色地说,"你受委屈了。本官会奏明朝廷,恢复你的官职和名誉。"

崔明远深深一揖:"谢御史大人。下官不求官复原职,只求青溪百姓能得公道。"

裴御史捋须赞叹:"难得,难得啊!"

退堂后,崔明远急忙寻找柳青儿。她因伤口崩裂,被青云帮的人抬到了一处隐秘宅院。崔明远赶到时,她正躺在床上,面无血色。

"你这个傻子!"崔明远又急又怒,"不是说好留下养伤吗?"

柳青儿虚弱地笑笑:"我若不来...你早死了..."

崔明远握住她的手,发现冰凉如雪。郎中在一旁摇头,低声道:"失血过多,又强行动武,情况不妙。"

崔明远心如刀绞。他转向柳青儿,声音哽咽:"柳姑娘,坚持住。我这就去请最好的大夫..."

柳青儿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帮我...取出里面的药丸..."

崔明远连忙照做。瓷瓶里只有一粒赤色药丸,异香扑鼻。柳青儿服下药丸,气息渐渐平稳。

"这是..."

"保命丹...师父给的..."柳青儿轻声解释,"只剩这一颗了..."

崔明远眼眶发热:"为什么要为我..."

"闭嘴..."柳青儿闭上眼睛,"我累了...睡会儿..."

崔明远守在床前,寸步不离。夜深人静时,柳青儿忽然醒来,轻唤他的名字。

"崔明远...等这事了结...跟我走吧..."

崔明远一愣:"走?去哪?"

"江湖之大...何处不可容身?"柳青儿望着他,"何必在这污浊的官场...虚掷年华..."

崔明远沉默了。他何尝不想抛下一切,与这个为他舍生忘死的女子远走高飞?但青溪县的百姓刚见天日,他若就此离去,谁来确保裴御史的承诺落到实处?

"柳姑娘..."他艰难地开口,"我..."

柳青儿已经明白了他的选择,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倔强:"算了...当我没说..."

"给我三年。"崔明远突然说,"三年内,我定要还青溪百姓一个清明世道。之后,你去哪,我去哪。"

柳青儿怔怔地看着他,忽然笑了:"傻子...谁要等你三年..."

但她却悄悄握紧了他的手。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静静地照耀着这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小县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