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阅读唐老师的《请融入组织》对OD有了新的理解。我是一名职业培训师,因此经常思考OD与培训的区别,今天又有了新的发现,加之之前的思考,汇总如下。
培训(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内训)的对象是目标人群,通常是某层级的员工;OD的对象是组织,包含各层级的员工和员工以外的组织的要素。
培训的目的通常是解决人员的知识和技能问题,也有少量是解决态度问题;OD的目的是让组织发生蜕变。前者微观,后者宏观。
培训的方法主要是讲解、引导、示范、练习、反馈等,主要影响行为层面;OD的方法主要是教练技术,通过触及内心,由内而外系统性的影响受众。
培训的影响过程,通常是停留在行为改变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反复以下循环:激发、示范、练习、反馈,直到行为发生改变。OD的影响过程,是借由行为触达内心,引发内在改变,从而使行为发生改变。经典的OD理论——S理论,把组织分为七大系统:人员、文化、战略、流程、绩效、团队、总裁。OD的影响过程,可以从以上任何一个模块入手,入手的姿势通常都是上面描述的影响过程。一旦人变了,接下来OD咨询师会给到受众必要的工具(比如波士顿矩阵、5力模型等)以及对接必要的资源(比如主题内训、专家分享等),来引导和推动受众以自己为主体,解决组织中的各种问题(战略、流程、绩效等)。可见,OD的影响过程,周期长,覆盖面广,复杂度高,与培训的影响过程大不相同。
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唐老师从来不说自己是战略专家,而只承认自己是OD专家了。OD专家不仅不是战略专家,而且也不是绩效专家、流程专家、团队专家、营销专家等等,因为OD专家从不直接提供各个领域的专业意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赋能(包括转变心态、提供工具、对接资源等)组织内的相关团队,让其自己动手解决各类问题,与此同时实现蜕变,即团队绽放,进而组织绽放,最终成就每个人。
到底什么是OD?OD的本质是什么?
从结果的角度看:OD是个框,什么都能装。
从原因的角度看:OD是组织变革的方法论。组织变革,是一项复杂的宏大的危险的工程。OD是找到了这项工程的规律,基于此构建的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组织实现结果一定程度可控的伟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