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子女结局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长孙皇后,一代贤后,他们两人的结合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无忌的亲妹妹。长孙氏八岁时其父去世,长孙氏和哥哥长孙无忌便由舅父高士廉抚养。

隋大业九年(613年),年仅13岁的长孙氏嫁给唐国公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此时的李世民16岁,从这一刻开始,李世民和长孙氏开始了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义宁二年(618年),随着李世民先后被封为秦国公和赵国公,长孙氏先后成为秦国夫人和赵国夫人;李渊代隋建唐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顺理成章地成为秦王妃。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被李渊册封为太子,长孙氏成为太子妃。当年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并在登基后十三天册封长孙氏为皇后,从此明君贤后,交相辉映。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李世民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长孙皇后影视形象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李世民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自隋大业九年(613年)嫁给李世民,一直到贞观十年(636年)去世,两人携手走过了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一与之齐,终身不改。”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先后生育了三子四女,这七个子女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一、长子废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李世民的嫡长子。

武德二年(619年),李承乾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

武德三年(620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被李渊册封为恒山王;

武德七年(624年),李承乾被改封为中山王;


李承乾影视形象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后,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李世民册封为太子;

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此时的他才12岁,李世民就有意锻炼他的理政能力。

贞观五年(631年)十月,李承乾行冠礼;

贞观九年(635年),李承乾娶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为太子妃;

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承乾嫡长子李象出生;


李承乾影视形象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起兵逼宫,事败后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承乾卒于黔州,享年25岁,李世民为之废朝并以国公之礼将其安葬。

二、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

武德三年(620年),李泰出生,他一出生就被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

武德四年(621年),李泰晋封卫王,又被授予上柱国;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9岁的李泰被改封为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仅不之官,封地更是多达22州! 而同时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只有8州。


李泰影视形象

贞观五年(631年),李泰在任扬州大都督的同时又兼领左武侯大将军一职,但不之官;

贞观六年(632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余官如故,仍旧并不之官;

贞观八年(634年),李泰又被授予雍州牧一职,成了西京长安的长官;

贞观十年(636年),李泰改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余官如故,但是李世民舍不得爱子离开自己,甚至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


李泰影视形象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得到李世民丰厚的赏赐;

贞观十七年(643年),夺嫡失败后,李泰被降为东莱郡王;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李泰又被李世民进封为濮王;

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享年32岁,唐高宗李治以唐朝最高的丧葬规格“诏葬”的形式来为李泰举哀,追赠其为太尉和雍州牧。

三、唐高宗李治

李治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

贞观二年(628年),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

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册封为晋王;

贞观七年(633年),年仅5岁的李治遥领并州都督一职,但不到任;


李治影视形象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与李泰争储双双失败后,李治被李世民册立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李治即皇帝位,是为唐高宗;

永徽元年(650年),李治立嫡妻王氏为皇后,长子陈王李忠为雍州牧;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改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被贬官;

显庆二年(657年),李治改洛阳为东都,自此唐朝开始实行两京制;

显庆五年(660年),李治与武则天帝后同朝,并称二圣;


李治夫妇影视形象

麟德二年(665年),李治前往泰山封禅;

上元二年(675年),武则天开始摄政;

弘道元年(683年),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终年56岁,葬于乾陵。

四、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

李丽质是长孙氏和李世民所生的第一个女生,深得李世民的喜欢。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妃长孙氏诞下一女,李世民为其取名李丽质;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年仅八岁的李丽质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贞观七年(633年),12岁的李丽质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可谓是亲上加亲;

贞观十七年(643年),23岁的长乐公主病逝,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影视形象

五、次女城阳公主

城阳公主是长孙氏与李世民的第二个女儿,唐高宗的同母妹妹。

贞观年间,城阳公主下嫁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杜荷,贞观十七年,杜荷参与太子谋反失败后被杀,城阳公主便守了活寡。


城阳公主

李世民心疼女儿,于是又为她选择了出身河东薛氏的卫尉卿薛怀昱之子薛瓘作为夫婿。

城阳公主与薛瓘二人婚后感情十分和睦,恩爱有加,生有三子,长子薛顗,次子薛绪,幼子薛绍。

咸亨二年(671年),城阳公主薨于房州,其后,夫婿薛瓘也卒于房州。高宗闻讯非常悲痛,将其陪葬昭陵。

六、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阳公主是长孙氏与李世民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世民最为疼爱的一个女儿。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亲自抚养长孙皇后留下的一对儿幼小的儿女,晋阳公主也成为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晋阳公主

由于自幼由李世民亲自带大,公主学了一手好书法,尤其是飞白。她所写的飞白书和她父亲的相比,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十二岁时,晋阳公主因病去世,唐太宗悲痛万分。晋阳公主入葬后,李世民下令在公主墓旁营建佛寺为女儿追福。

七、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所生的最小的一个女儿。

贞观八年(634年),新城公主出生,初封为恒山郡公主;

 贞观十七年(643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将衡山公主许配给了长孙操之子长孙诠;

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将妹妹由衡山长公主改封为新城长公主,并增邑5000户,以庆贺妹妹出嫁。


新城公主影视形象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家族遭难,长孙诠被牵连流放巂州并被地方官所杀之后,新城公主虽然没有直接对哥哥表示愤怒,但心中却非常不满,于是从此不再梳妆打扮,以沉默消极的态度表达愤懑。

后来唐高宗李治又将她嫁给了出自京兆韦氏的韦正矩,可惜因为公主与前夫的感情太过深厚无法忘怀,这段婚姻始终不如前一段婚姻那般和谐,以至有了韦正矩失礼于公主的传闻。

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病逝于长安通轨坊南园,终年三十岁。次年,骤失爱妹的唐高宗在极度悲痛之下,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身为公主却享有皇后的葬礼规格,这在唐朝仅此一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