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无事,下班后便一个人去餐馆吃顿简餐。
服务员端上点好的餐食后,我便开始吃了起来。吃着吃着,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慨。
端查周围,像我这样一个人来吃饭的人,除了我,全都在边吃边看手机。结伴而来的人,要么边吃边聊天,要么也在玩手机。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有了高速的流量,有了丰富有趣的短视频,吃饭这件温馨的时刻似乎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论语 乡党》里,孔子说过“食不语,寝不言”。是说人们在祭祀时应遵守的礼节。
安静的吃饭,是一种礼貌,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听过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禅师:“禅师,你还修行吗?”禅师说:“我修行。”那人又问:“那你怎么修呀?”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人就感到奇怪,说:“所有人都是这样,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为什么在别人看来不是修行,而你却是修行呢?”禅师说:“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千般计较,睡觉的时候万般思索。”
所以,好好睡觉、好好吃饭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小学时,我中午放学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吃午饭。
那时候,除了我,还有大伯家和姑姑家的两个姐姐,我们姐妹三个,都在爷爷家吃。
每次吃饭时,爷爷都不允许我们说话,谁话多了,就将谁的碗筷收了。
所以,我和姐姐们都讨厌爷爷。
再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家里再也没有这样的规矩。
如今,看着别人在饭桌上叽叽喳喳,我也不自觉地会提醒,就此也招来了朋友们背后的纷纷议论。
我不在乎这些议论,却会时常怀念起当年爷爷对我们的严厉,实则感到很是珍贵。
什么才算是好好吃饭?
我想,应当是怀着感恩的心去仔细咀嚼每一粒米,是心无旁骛认真的咽下每一口菜吧。
日本人有个习惯,吃饭时都要说一句“我开动了。”
这样做是表示对食物感恩,也是对做餐者的感恩。
我们华夏民族,自古也都是长幼有序,吃饭时,晚辈必须等长辈都到齐了,长辈先动筷,其他人才可以就餐的优良传统。
这些,是我们对自然给予的敬畏之心,是文明长河得以流传百世的根基。
不妨给自己做个测试;
到饭点的时候,你能坚持多久不看手机?
每吃一口的时候,你的头脑里在想什么?
是思绪飘邈,还是平静如水?
专注吃饭时,什么也不想,眼里只有食物,耳朵里回响的是每一口的咀嚼声和吞咽声,渐渐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这就是好好吃饭。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过:“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足可见“吃好”是安定生存之根本,这里的“吃好”不是一定要吃什么山珍海味、炊金馔玉。
粗茶淡饭也相宜,重要的是在食的过程中细细体会人间的五味陈杂,找到真正的人间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