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姓贾的武术大师,拳脚功夫甚高,方圆百里,无有对手。因此,有好多喜好武术的年轻人前来拜师学艺。
一天,有一个看上去憨头憨脑名叫憨牛的年轻人也跟着其他几个伙伴来拜师。经过测试,大师把那几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留了下来,让憨牛回家去。
看到贾师傅不愿收留自己,这个不善言辞的憨实小伙子憋红了脸结结巴巴向师傅求情:“师、师、师傅,收、收、收下我吧。”贾师傅连看都不看他一眼,顺脚向路边一块石子踢去,“去你的吧。”随着贾师傅不屑的话音,石子嗖一声落在几十米外的草丛中。望着那几个得意洋洋的新徒弟随师父扬长而去的背影,他只好悻悻而归。
回到家里,憨牛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没事时就在路上溜达,边溜达边随意地踢路上的石子。踢着踢着,猛然间,他心里一亮,是不是贾师傅脚踢石子就是暗暗教给自己的武功呢?这一开窍,憨牛好高兴啊。此后,他天天练踢石子,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先是踢小石子,再由石子到石块,最后所踢石块越变越大。这一练就是两三年,憨牛脚力大增,竟能将百十公斤的大石头踢出几丈开外。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憨牛展示功夫的时候终于来了。这些天听说内地来了一个蛮人,摆擂台打擂,说是以武会友,其实是嘲讽在内地还找不到能打败他的人。憨牛岂能不去?他也要到擂台上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功。当他走到打擂那个地方的时候,擂台下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再看擂台旁,各路高手云集,一个个膀阔腰圆,虎视眈眈,摩拳擦掌,一副想打败天下,好在武林界称王称霸的架势。看到这阵势,憨牛倒也不憨,我先看看热闹,到最后再说吧。打擂开始了,学过武功的人,别看身体壮实,可上擂台时都是身轻如燕,一提气,就飘到了台上。你瞧,台上拳来脚往,腾挪闪跃,一招一式,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激烈的比赛一场接一场,有趾高气扬的胜利者,也有垂头丧气的失败者。比赛到了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场,上场的是摆擂的蛮人,他身形高大魁梧,串脸胡,豹子眼,裸露的上身,肌肉横生,一副目空无人的样子。蛮人在台上叫嚣着,可叫了半天,无人敢应。这时,只见一个白须飘飘的老者,他一个鹞鹰展翅,飞身跃到台上。蛮人见有人来应,停止了叫嚣。这个老者正是那个贾师傅。二人拱手作礼罢,随即开始了你来我往的激战。毕竟贾师傅年岁偏大,过了几个回合,明显有点力不从心,逐渐处在竭力防守蛮人攻击的地步。他的徒弟们看着师傅都不是蛮人的对手,半天也没人敢去接应师傅。
在这危急关头,憨牛从擂台后吭哧吭哧爬了上来,因为他不会轻功啊。
“师傅,我来了!”憨牛瓮声瓮气的大喊道。
正面临战败威胁的师傅,听到这一声救急的声音,也不管是哪个徒弟,立马退了下来。
蛮人方才只顾酣战,并没看清这个憨牛是怎么来到擂台的,只觉得这么个憨头憨脑的毛小伙,那是自己的对手。憨牛枝杈着双臂,摆出公牛抵架的姿势,怒视着这个敢打败师傅的蛮人。蛮人在憨牛面前蹦跶着,挑衅着,这个憨子怎么还不扑上来呢?心里正在纳闷,忽听一声炸雷:“去你的吧!”旋即憨牛飞起一脚朝蛮人踢去,蛮人猝不及防,应声似石头一般滚落擂台下的人堆中。顿时,现场上刚才还凝神屏气观战的观众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海啸般的叫好声。
再说那退下擂台的贾师傅,在一旁看着刚上场的如猛牛一般的小伙子,心想我没有这个徒弟啊,他怎么叫我师傅呢?正寻思间,就见那蛮人被憨牛飞踢下场。贾师傅赶紧上台握着憨牛的手,问道:“小伙子,你是哪个门派的?”憨牛说:“师傅,我是你的徒弟啊。”“我的徒弟?”贾师傅更加疑惑了。“师傅你忘了那年你教我踢石子的功夫啦,是你让我回去练的呀。”憨牛说。贾师傅想起来了,三年前是有个小伙子想学武艺,自己却以貌取人,断然拒绝了,还把他当踢石子一样踢走了,谁知就是这个小伙子啊。想到这里,贾师傅面露惭色,紧紧地抓住憨牛的手,不知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