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吧,但现在谁也不敢说今年就好了。自己的饭碗能不能保住都是回事,哪有那心思劝别人呢。先生公司原来被嘲讽地称为某某学校,为什么呢?他们公司是这个行业的标杆,以往但凡他们在公司有呆上个两三年的,就立马有人来挖,管你是愣头青,还是歪瓜劣枣,有一个要一个。用业内话说,能不能一直顶用不敢说,但至少眼下很多技术问题可以解决。可是就在今年,居然一个跳槽的都没有,还个顶个的敬业了,再也不上班葛优躺了。
为什么不敢跳槽了,一是没人挖,二是就算是被挖走,也怕刚跳过去对方公司倒闭,还是可现在公司这把老骨头啃吧。有骨头啃得还好,可连老骨头都没找到的,找谁啃去。其实如果真的找不到好工作,与其混下去还不如回老家了。这个想法在看了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之后就更加强烈了。这是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幽默诙谐,正适合爱傻乐呵的人。
书中的主人公刘十三,就是那个想逃离家乡,从小发奋图强的孩子,但不是家长嘴里的“别人家孩子”那种。他虽然好好学习了,虽然努力工作了,虽然对女朋友言听计从了,但依旧是个失败人物,都比不上从小就知道打麻将的田大牛。
这本书写的是从刘十三儿时到二十几岁的光景,对于他最欢乐的时光,莫过于他回老家工作的那段时期,温馨甜美,有人疼有人爱的。
如果你在犹豫是继续在城市勉强苦撑下去,还是回老家找回属于你的那份快乐。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刘十三被外婆用拖拉机拉回老家那里开始。
01 在城里混得每况愈下
刘十三刚在城里混的时候,可以说和多数电视剧本的开头差不多。穷小子混进了城里,努力拼搏,历经千辛万苦,人生曲线一路向上。可是呢,他的曲线却一路向下。一开始大学毕业没有工作,就穿上布偶的衣服给人家做宣传。刚好是一家保险公司开业庆典,刘十三还算机灵,知道老板都爱说大话爱听好话。现场使了点小伎俩,让老板同意他去上班了。
其实对于老板来说是无所谓的,又没有底薪,全民都是给他卖保险才好呢。刘十三以为新的人生开始了,然而呢,无论他怎么东奔西跑愣是一份保险都没卖出。期间他们房租没钱付,水电费想都不用想,回家就是漆黑一片。他的舍友兼大学同学挺不住了,逃离了。但此时刘十三还想继续奋斗下去,泪别好友,继续卖保险。
一晃大半年多过去了,依旧颗粒无收,生活费用还是外婆王莺莺寄给他的。日日奔波的刘十三,每天晚上都到烧烤摊吃上那么一碗炒饭。吃不起肉,闻点肉香总可以吧,连烤串老奶奶那上小学的孙女都知道他穷。
嘲笑就嘲笑吧,刘十三想再努努力,可是此时顶头上司换成了他唯一的仇人。女友脚踏两只船的另外一只船,不对是另外一个男友。两船相遇,一个领导,一个一份保险都没卖出的刘十三,高下立见。自此刘十三的难日子算是达到了极盛了,领导天天冷嘲热讽。拉了一个除他之外的小集体吃喝玩乐,啥啥都不带他。同事们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是谁树大靠向谁了。在有他的那个工作群里,一天到晚都是集体嘲讽他的。
这样的日子好过吗?一丁点都不好过。要收入呢,一份保险没卖出去。要朋友呢,早就逃离了。要吃的,天天都是蛋炒饭。要住的,水电费都要靠七十多岁外婆寄钱支付。刘十三一夜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地躺在租住的地板上。
谁知道外婆王莺莺哪里知道的信,开着拖拉机从一百公里开外的农村来了,又不知道她是如何把醉得像头死猪的年轻气盛的外孙给背下去的,七七八八的行李也一起打包拖下楼的。再用了怎样的力气以三十迈的车速,开了一百公里,把外孙搬回家的。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一切都是个迷,反正第二天刘十三回家了躺在热乎乎的床上,而不是冰冷的地板上了。
02 外婆拉回醉酒的刘十三,被左邻右舍嘲讽
刘十三从城里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大早还没从醉酒中醒来,三姑六婆们已经光临寒舍来看笑话了。一会三姑问:“怎么大清早回来,太突然了,出事了?”一会六婆问:“开车回来的啊?车停哪儿了?不上班了?”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种远亲近邻见不得你好的。一个个表面上看似关心,实则往你看你笑话的。各个问题都不是善茬,也不是朝着给你下台阶的话聊的,而是往死了逼你,直到你回答的狼狈不堪才肯心满意足的收手。还好王莺莺回答的无懈可击,最后酒醒的刘十三穿上西装和皮鞋出现在他们面前,才不接着刨根问底了。
这些话放到刘十三那不算什么了,再恶毒也没有他现任领导恶毒了。只是这三姑六婆见不得你好的劲,让我不由得感慨,世界之大,哪都一样啊。
我之前跳槽,下家公司和上家公司,我留了一个月的休息时间,准备在老家胡吃海喝一段时间再来上班。可是我前脚刚进家门,村里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就纷至沓来,和我妈聊得火热。和刘十三三姑六婆一样,话是不同话,意思是相同的。就是问你:“怎么听说你倒霉了,倒的什么霉,让我们来听一听,开心一下。”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制造点话题,让他们嘴巴爽一下,心里舒服一些吗?但没几天也就没人再问,都找下一个热点去了。
左邻右舍的嘲讽与职场嘲讽的杀伤力相比,根本不能相提并论,都不会往心里去的。一个就似牙签,捅捅牙祭,一个似利箭,箭箭穿心,一个伤表皮,一个伤内心。
03 在老家混得风生水起
自此刘十三开始了老家卖保险的日子,一开始也卖不出去的。但至少不用像在城里一样,人家恶言恶语,三言两语都嫌多,没事骂你滚。在老乡家,卖不出去也能聊上半天,还能好茶好水地给你端上来。慢慢地在好友程霜的分析加数据的帮助下,刘十三的保险销售数额有了零的突破,从个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有提成了。
回家还有外婆的豇豆炒肉,猪脚汤等等,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天天吃蛋炒饭了。而此时程霜也似女友般,天天来家里蹭吃蹭喝,天上又掉下来一个叫球球的小女孩,爸爸长爸爸短地跟在屁股后面叫。拉长镜头远远地看去,多么幸福的一家三代啊,有外婆,有老婆,有孩子的,更重要的是收入了,人生的巅峰不过如此吧。可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刘十三还像个流浪汉一样在城里混呢。
我的大学同学,就是没有经过在一线城市的洗礼,直接回老家工作了。在我们忙得没时间吃饭,没有时间处朋友的时候,人家天天和对象下馆子了。等我们终于找到个对象了,人家已经买房了,可当时我的存款连买厕所的钱都不够。
现在她的娃已经背着十来斤的书包上小学,而我的娃走路还晃晃悠悠的。从毕业开始我的每一步都落后于她,我每天为了生活起早贪黑,人家睡到自然醒,想想她的日子算是满足了我所有的愿望了。
04 需要你关心的人,也在等你归来
多亏了外婆拉着刘十三回来了,也多亏了刘十三回来陪外婆走完最后的岁月。在家的这段日子,对于刘十三是最快乐的,但对于外婆未尝不是最快乐了。把刘十三接回来之前,外婆已经确诊得了绝症,生命在倒数。
有些时候,我们在外漂泊的人们,如果父母在老家,一年到头能见上那么一两次已经不错了。特别是今年疫情,能回家见父母的次数又少了一次,谁知道少了这一次会发生多少事情呢?刘十三假使是遇到今年的情况,回不去了,那么他就再也见不得那个把他养大的外婆了。
亲戚家的孩子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在上海混,先是卖房子,后进广告公司跑业务,一年到头见几十次,几次的工作场所都不一样。他爸爸时常联系他,说混不下去就回来吧,可他死犟的不回去,到现在还是飘着。反而是他爸爸搞上了药材种植,自家买了专门打农药的飞机了,可儿子连回家的飞机票都得他爸掏。当然谁也不能硬拉他回去,可是一直飘着,找向往的白领工作,自己却没有任何沉淀也不现实啊。
自从看了刘十三之后,就会想到这孩子。如果他回老家,房子现场的,不用像现在住狭小的房子,还没有啥隐私可言。如果回家工作是现场的,他爸爸的药材现在在做网络销售,正好老人对网络不熟悉。可这孩子不回去还不是在乎一个面子吗,好好地考了大学外面混不下去,混回老家了。再怕三姑流婆们的嘲讽,可这些人重要吗,不重要,没有你亲爸爸妈妈重要,与你的前途相比更加不重要了。
在外没找到工作的孩子们,真的可以想一想回老家是不是有更靠谱的工作等着你,最重要的是有爱你的人等着你。
在外拼搏,要钱没钱,要房没房,工作还不顺,回老家啥都有了。
在外拼搏,连肉串都不敢点,回家今天猪蹄明天红烧肉。
在外拼搏,女朋友甩你后,朋友离开后,都没人关心你,老家有的是关心你的人。
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到高级需求,都满足了,还犹豫什么呢?
苒藜:记录日常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