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晓伟(石船先生)
首先我们得恭喜自己,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力,也不是一个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是能够带来效益增长的资源性财富。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调结构保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被设定为某种资源,即消费性资源,并且还会扮演成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主力军的角色。从政策层面讲,我们已经从建设者的身份转变为消费者主体,从普通劳动力的定义发展成为消费性资源概念,因此我们这群人将会成为人见人爱的消费群体,我们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自己。
大家都知道矿山、土地、包括贵金属都是稀缺性资源,数量有限,不可再生。如果再重复固定资产投资的老路,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的实体经济将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以人口红利为背景,扩大内需就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政策的不二之选。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一个人的刚需仅支付一项,再乘以十三亿,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其实就是我们国家经济总量快速发展来的原因。在这个背景条件下,蛋糕很容易被做大。房地产就不必说了,教育医疗通讯也不说了,那都是垄断行业,不是门槛太高,就是壁垒太多。所以现在资本市场几乎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关注新兴领域,把我们这些人当成消费性资源加以开发。只要成功开发出一个市场,就会很快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体量,比如移动支付、大健康、社交软件和自媒体等新兴行业。简而言之,只要能够开发出消费需求,就能满足资本的胃口,赚个钵满盆盈。
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喜怒哀乐,几乎是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资本投资的方向,并成为利润的可靠来源。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被纳入数据收集系统,我们会变成一个符号,一个标识,一个源代码。只要你有消费需求,市场就能够提供便捷的技术满足你的要求。所以在资本的眼中,我们就是一群能够消费并且为他们创造利润的动物,真相尽管有些残酷,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由此我们可悲地看到,在我们消费功能被刻意扩大的同时,我们的人格意义却被不断地降解。人格中的隐私权、知情权、独处权都会被无情地忽视,让位于市场的野蛮开拓。万众创业作为纲领式的口号固然很好,但是由此产生的消费需求是否包含对人性的关切?在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经济体的过程中,有无关于个人自身发展的伦理设计?我们在互相开发,彼此赚钱的概念规划体系中,有没有使我们能够避免彻底地沦为经济动物的有效避让手段和法律保护?毕竟,紧张的竞争关系,复杂的利益格局,互为利益的主体会使我们的精神、思想、情感和意志,乃至独立主张更加碎片、标签化与平面化,而这种倾向是极度危险的。
无论是工业文明,商业文明还是人工智能文明,假如我们称之为文明的话,它的的含义应该是为人类的全体福祉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通过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来服务于全体和谐进步的总目标。既要快速发展,不断解放自己,又要抚慰精神家园。既要倡导整体水平的提升,又要彰显个性的差异,最终成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典范。我想这应该是一切文明应该拥有的考量。
那么面对如此丰满的现实,我们应该怎样恭喜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