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临近中午时,柳馨打我的传呼,约我在丽人酒楼见面,说有重要的事情和我商量。
柳馨是年初到我们这家省级党报来实习的。她衣着时尚,青春靓丽,活泼而阳光。据说她与我们总编的关系很好,短短几个月,就有两篇稿子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人气直线上升。
我比柳馨大三岁。柳馨到报社时,我已是省城排得上号的记者了。总编安排我作她的指导老师。柳馨就非常客气地称呼我孔老师。后来随我采访了几家企业后便熟识起来,一改初识的拘谨,成天孔兄孔兄地叫着。我笑侃,孔兄现在缺的是孔方兄,在报社白混了两年多,连手机都买不起。她说,能买中文传呼也不错呀,那可得四、五千。我说,这还是我省吃俭用外加两个月的稿酬换来的。
丽人酒楼距离报社很近,但消费较高,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光顾。
柳馨穿着一款淡绿的套装,不施粉黛,显得庄重而高雅。
我们选了一个不大的雅间。柳馨说,“今天我请客,菜随便点。”我便恭敬不如从命,先点了平常最爱吃的大闸蟹。柳馨见了,说,“我的孔大记者,你脾胃平时不太好,螃蟹性寒,吃后易引起腹痛、腹泻,应不吃或少吃。”
这小女子懂医学?我有点惊讶。仔细回想每次吃了螃蟹后肚子痛,我还一直以为是肠炎呢。
柳馨告诉我,临近省城的南江县邀请她下去采访,问我星期五是否有空,说只要有我同行底气就足了。
我说,“唉,明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吃了人家的嘴软,不答应不行啊!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当柳小姐的护花使者,孔某不胜荣幸哟。”
星期五早晨八点,南江县派来一辆黑色尼桑接我们。不到一个小时,小车驶进了南江县人民政府。接待我们的是该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汪鸣泉。柳馨没有称呼他的职务,随口叫他汪叔叔。汪副县长让秘书给我们泡上新鲜的毛峰,然后一人一包中华烟。柳馨直接把她那包烟塞给我,说是孝敬师父。
在县政府小会议室,汪副县长告诉我们,近几年来,南江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靠近省城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实施招商强县战略,吸引了数亿元的外地投资,建起了年产值超过四十亿元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名符其实的经济强县。他说,我们县上的意思是让小柳把孔大记者请下来,在省报上搞一篇关于我县经济创新发展的深度报道。
让柳馨请我下来?我疑惑地望向柳馨,悄悄问她,“我这个随从怎么变成了主角?”
柳馨笑而不语。那俏皮的表情似乎在告诉我“你懂滴”。罢了,罢了,为美女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既然赶鸭子上架了,我必须拿出十二分的才气将这个主角进行到底。
随后我们三人商议了一下,草拟了一个采访提纲。按照计划,上午我们采访两个企业,午饭后休息三个小时,下午五点,县委书记柳明忠接受我的专访。
去的第二家企业叫凯宏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占地二百多亩,主要生产彩电、空调、冰箱的部分电子配件,产品在东南亚市场很有竞争力。老总姓葛,四十多岁,略显秃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精明能干。
葛总简要介绍了公司的经营情况,然后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当初县委书记柳明忠如何三顾茅庐,力邀他到南江投资办厂的经过。他说南江县最大的优势是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公信度很高,公司从申请、选址、征地、修建到入驻投产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这即使在台湾也没有这么快;同时,南江的劳动力成本比台湾地区和大陆沿海一带低得多。我清楚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难怪大批的台资企业开始战略性地转移到内陆地区。
中午,葛总在南江最豪华的四星级饭店宴请我们。我知道台商一般不喜欢在大陆地方党报上的宣传。我们之所以有如此礼遇,是沾了柳明忠书记的光,是凯宏在南江获得丰厚利润后对当地官员的一种感恩和敬意。
午饭后,汪副县长说,“馨馨,下午我还有个会议,不能继续陪你们了,政府办邱主任将全程陪同。”随后他打电话叫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邱三强。
邱主任三十岁光景,戴一副金边眼镜。他一看见柳馨便惊喜地问,“小柳,什么时候回来的?你爸爸知不知道?……这位一定就是孔大记者了,欢迎欢迎!”
简单寒暄后,邱主任带我们到了县城最大的一家浴足中心。安排完毕对我们说,他下午还有点事,请我们好好休息,四点半政府的小车准时过来接我们。
柳馨和我被安排在同一间屋子里。房间较小,有一台21英寸的彩电和一个壁挂式空调。为我服务的是个女孩,十七、八岁,她用普通话对我说,“先生你好,十三号为你服务,好吗?”面含微笑且带几分羞涩。为柳馨服务的是一个帅气而稚嫩的男孩。柳馨看了看我,说她不习惯异性按摩。我只好和她交换了服务对象。
我问柳馨,“你是南江人?或者长时间生活在南江?”
“你怎么知道的?”
“汪县和邱主任对你的态度告诉了我,说不定你还有什么重大隐情瞒着我咧。”
“呵呵……”
柳馨眼里闪过一丝狡黠。我们旁若无人地聊着,眼前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专注于他们的工作。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与服务者彼此的完全陌生,才让我和柳馨毫不设防地闲聊。
柳馨问我,“孔兄的女朋友在哪儿工作?她一定很漂亮吧?我到报社几个月了一次也没听你提起过。”
“她已经死了,连同五年前的初恋。”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她……发生了什么意外?”
“不,她还活着。……只是在我心里死了。”
“她炒了你的鱿鱼?还是背叛了你?”
“结果都一样。”
“你那么恨她?”
……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让豁达的孔兄如此耿耿于怀?”
……
“你一定还爱着她?不然到现在还这么恨她。哲人说,爱与恨是一对孪生兄弟。”柳馨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曾经沧海难为水啊!”
“不!逸帆,正因为失去过,所以才更懂得珍惜。伤口一旦被时间愈合,回忆则成为一种美丽。你又何必深陷往昔的生活而放弃对现实的追寻呢?”柳馨显得激动而热烈。这是她半年来第一次直呼我的名字。
我心里始终晃动着苏小的影子。
下午五点,我们准时到达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柳明忠伏在办公桌上审批文件,没有注意到我们进来。
柳馨拉拉我的手,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示意我坐到旁边的沙发上,然后蹑手蹑脚走到柳明忠面前突然喊到,“报告首长,柳馨顺利完成任务,孔大记者现已请到,请指示!”
柳明忠抬起头来,看了看柳馨,哈哈大笑道,“丫头真有你的,孔大记者不会是被你骗下来的吧?上次我们宣传部的刘科长再三邀请,孔兄就是不肯移驾屈尊,看来还是我们家丫头面子大。”
我突然想起来了。两个月前,南江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刘一彪到报社找过我,说非常仰慕我深刻干练的文笔,特意邀请我到南江去采访。我不欣赏刘君为人处世的风格,以我不是驻该地区记者站记者为由拒绝了。
为了加强与各市县的业务联系,报社在全省20个市州建立了记者站,派出专职记者常驻各市,负责通联组稿发行等事务。南江县所在的文州市就是省会城市,该市记者站的站长是报社总编刘大光的小舅子叶知秋。此人胸无点墨却占据了全省记者站的首要肥缺,不过他的总编姐夫倒是写手行家,时常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加上文州市有一批新闻写手,稿件常常连署叶知秋的大名频频见诸报端,也还蒙住了不少的圈外人。
后来柳馨告诉我,向她父亲举荐我为南江县写专题报道的人是刘大光,他和柳明忠是大学时的铁杆哥们。刘大主编本来可以直接安排我完成这项任务的,但考虑到我清高孤傲的性格,硬压下来会影响报道的质量,达不到柳明忠想要的结果,于是乎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这父女俩巧施美人计,我居然稀里糊涂上了当。
柳明忠是一位很有开拓意识和独创精神的县委书记,同时也极富个人魅力。在一个小时的专访中,不到二十分钟我就被他的智慧、信仰、理念以及执著于事业的精神征服了。他不像是在接受采访,倒像是和一个老朋友在聊天。从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到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从让利经营到合作双赢,在他毫不浮夸的娓娓叙述中,我终于破译了南江为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由全省经济强县的第八位迅速登顶的奇迹。可惜我当乡长的父亲没有遇上这样一位好领导和引路人。他们仍按传统思路小敲小打,一路走来,步履蹒跚。两相对比,我极度震撼——震撼于施政智慧与实干精神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种震撼也给我带来灵感。我以《大气魄,大手笔——破译“南江奇迹”》为题,在省报头版头条对南江县近年来经济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度报道。随后这篇文章被《新华内参》全文转发。
一时间,南江县成为全省关注的焦点。“学南江,谋发展”成为省委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的新口号。
一年后,柳明忠升任文州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同时进入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