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正确答案:B
解析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单选题)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正确答案:C
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3.(单选题)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正确答案:C
解析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国营经济。
4.(单选题)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正确答案:B
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5.(单选题)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正确答案:B
解析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6.(单选题)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
A三改两化
B一化三改
C三化一
D一化两改
正确答案:B
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单选题)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
A统购包销
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正确答案:D
解析 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这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第一个阶段。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阶段。
8.(单选题)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正确答案:D
解析
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既帮助私营企业克服困难,也使其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这些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9.(单选题)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正确答案:C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0.(单选题)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A
解析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11.(单选题)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正确答案:B
解析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2.(单选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正确答案:D
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单选题)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统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正确答案:C
解析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和平赎买
14.(单选题)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
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
B农业合作化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生产责任制
正确答案:C
解析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15.(单选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在()。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58年
正确答案:C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6.(单选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正确答案:D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7.(单选题)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正确答案:D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8.(单选题)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B
解析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单选题)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正确答案:B
解析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思想,这标志着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0.(单选题)1956年4-5月,毛泽东指岀“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正确答案:B
解析 照抄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仍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单选题)《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正确答案:C
解析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思想,这标志着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2.(单选题)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以农立国
正确答案:B
解析 《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
23.(单选题)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正确处理民族矛盾
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C正确处理共产党和民族党派的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答案:D
解析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4.(单选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
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C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5.(单选题)下列哪篇文章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新阶段》
正确答案:A
解析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后经过整理并作了若干修改与补充,于同年6月19日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公开发表,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26.(单选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
A理论与依据
B理论与实践
C经验和借鉴
D实践和借鉴
正确答案:B
解析
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7.(单选题)1956年4月,毛泽东所做的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讲话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不要四面出击》
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正确答案:B
解析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思想,这标志着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8.(单选题)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A《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思想,这标志着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9.(单选题)毛泽东在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A《矛盾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实践论》
正确答案:B
解析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后经过整理并作了若干修改与补充,于同年6月19日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公开发表,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30.(单选题)1956年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B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1.(单选题)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几步走?
A三步走
B四步走
C两步走
D五步走
正确答案:C
解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按照两个15年的时间分割、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跃升,两者既紧密衔接又环环相扣,既明确任务又指明路径,体现了科学缜密的战略谋划。
32.(单选题)(),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D工业化建造
正确答案:B
解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33.(单选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
A1954年9月
B1956年9月
C1959年4月
D1955年4月
正确答案:A
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34.(单选题)《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的方针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正确答案:B
解析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5.(单选题)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正确答案:A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36.(单选题)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正确答案:B
解析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7.(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正确答案:C
解析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他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38.(单选题)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正确答案:C
解析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39.(单选题)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是指()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答案:A
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比喻为“一体”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比喻为“两翼”。
40.(单选题)到()年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1956
B1957
C1958
D1954
正确答案:A
解析
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小农私有制,走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到1956年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1.(单选题)对于科学文化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实行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团结—批评—团结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正确答案:A
解析 对于科学文化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实行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2.(单选题)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公私合营
D经销代销
正确答案:C
解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43.(单选题)关于所有制结构调整,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设想是()
A“两参一改三结合”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
正确答案:B
解析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44.(单选题)解决土地问题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国内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正确答案:C
解析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5.(单选题)毛泽东明确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基本方针是在()
A《矛盾论》
B《实践论》
C《论十大关系》
D《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答案:C
解析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6.(单选题)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A民主
B法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正确答案:C
解析 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47.(单选题)毛泽东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对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
A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正确答案:B
解析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48.(单选题)毛泽东主张企业要建立“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其中“两参”是指()
A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技术人员参加管理
B技术人员参加劳动,工人群众参加技改
C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D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技改
正确答案:C
解析
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49.(单选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政党
正确答案:A
解析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50.(单选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消灭剥削
B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过渡到共产主义
正确答案:C
解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51.(单选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A
解析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2.(单选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正确答案:D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53.(单选题)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正确答案:A
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54.(单选题)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自由职业者
D私营企业主
正确答案:A
解析 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55.(单选题)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B“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C政治上打击、经济上保护
D“量才使用,适当照顾”
正确答案:B
解析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56.(单选题)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是()
A封建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C
解析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57.(单选题)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本采取的措施是()。
A赎买
B限制
C保护
D没收
正确答案:D
解析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本采取的措施是没收。对民族资本家采取的是赎买为主。
58.(单选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小商品经济
正确答案:A
解析 新中国建立初期,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国营经济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59.(单选题)以下属于过渡性社会的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D
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60.(单选题)由于()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A经济政治
B政治文化
C经济文化
D工业化
正确答案:C
解析 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或者说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61.(单选题)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C
解析
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62.(单选题)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A归国家所有
B四马分肥
C归企业所有
D用于工人的工资
正确答案:B
解析 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人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
63.(单选题)在解决了土地问题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国内表现为()
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正确答案:A
解析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4.(单选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我国国内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C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矛盾
正确答案:D
解析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65.(单选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正确答案:B
解析 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民内部矛盾。
66.(单选题)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正确答案:C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67.(单选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报告是()
A《党的八大报告》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正确答案:C
解析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后经过整理并作了若干修改与补充,于同年6月19日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公开发表,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68.(单选题)正确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是()
A专政
B批评
C讨论
D说服
正确答案:A
解析 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须分别采用专政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
69.(单选题)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正确答案:C
解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70.(单选题)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正确答案:C
解析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1.(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三、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
第四、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72.(简答题)简述刘少奇提出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参考答案: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73.(简答题)简述毛泽东提出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参考答案: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74.(简答题)简述“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75.(简答题)“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3)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內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76.(简答题)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77.(简答题)简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读本96)
78.(简答题)简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参考答案:(1)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2)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79.(简答题)简述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参考答案:(1)明确地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2)要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3)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4)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80.(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参考答案: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待、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这样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81.(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1)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4)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82.(简答题)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成为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83.(简答题)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解决哪些重大问题?
参考答案:1)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3)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4)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5)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6)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