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雾霾天,但依然挡不住人们出去晃荡的兴致。应同事之约,去了趟成都有名的宽窄巷子。其实一听这名字,就能猜到是什么样子,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南京的夫子庙,长沙的太平街。我们混在拥挤的人群中,从这头走到那头,不买小吃,也对各种纪念品没有多大兴趣,走马观花一遍后,就结束了。坐在回去的地铁里,突然想起了那句著名的鸡汤——双脚或者心灵,总有一个得在路上。事实证明,如果只有双脚在路上是没用的,无心欣赏,都是白搭,除了疲惫什么都没有。双脚在路上的时候,心灵更得在路上才行。
回到家已是下午四点多,有点头疼,定好闹钟,倒头睡了半个小时。之后,吃过晚饭,洗澡、收拾,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8点多。按照惯例,到了每天写点东西的时候了。然而,左思右想,总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主题,打开WORD写一句,删一句,一边想又一边发呆,最终也没个像样的想法。再看时间,已到了晚上9点半。
南方的冬天真不好过,没有暖气,就只能裹了被子坐在床上。歪在那儿,琢磨着琢磨着,就有了睡意。终于,心一横:不想了,明天再写吧。然后熟练地摸出手机划开屏幕点开了微信朋友圈,简直一气呵成。朋友圈里的内容永远就是那么几类:广告、自拍、孩子、旅游、深度好文和自言自语。我关心吗?我不关心,那刷个啥劲呢?我也不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
朋友圈里没找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便转向订阅的公众号。看到和菜头的《槽边往事》里推荐了一部记录片,《不了之人:宫崎骏》,想着看完之后或许会有点想法可以写下来,于是立马找来看。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片我都看过,而且很多不只看了一遍,然而对他的了解很少,只知道他是学政治的,半路改行做动画,已经多次对外宣布不再做长篇动画,又多次反悔,重拾画笔。记录片里,我们能看到一个世界顶级的动画大师怎样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能看到一个做了一辈子动画的传奇人物——积累了那么多的经验,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耀与肯定——依然要面对创作的那份艰难。每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来看看这部片子。
然后,看到李笑来老师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里,更新了一篇名为《每天写三千字图个啥?》的文章。首先,他的做法是,不一定保证文字质量,但无论多晚都要写足三千字。因为这是绝佳的锻炼大脑的方式,“为了那三千字,要多看书,要多思考,要多观察,要多交流……多做很多事情”。这就相当于,同样时间里,可以比别人多活几辈子,还不止。
宫崎骏的记录片和李笑来的文章看完后,再看看自己,三十个字都没写出来,就准备睡觉,终于不能忍了,今天不写点东西出来,肯定是睡不着觉了。于是,就有了这篇像流水账一样的文章,也算一次新的尝试。
今天,虽然出去玩得比较无聊,但不得不说,也非常幸运。因为,这一天几乎就要这么结束的时候,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重新认识了艰难,对于写作,我又找到了新的意义。
题图来自:https://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