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愉悦,不爽。
梁宁的产品经理30讲,非常有名,周围很多人提起,也有人极力推荐。但我一直没有太在意。对于网络大V们开出的这类5-10分钟一节的课程,我下意识都觉得是为了满足“知识焦虑”而开出的安慰剂,是断不可能花200大洋购入。对于这件事,我承认自己带有成见,但成见是让人类避开很多无谓工作的有利工具。 但评价的人多了,还是有些好奇。近来开车上班,索性借某人账号来听听。
粗粗拉拉听了一遍,并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或者方法。 也可能是在开车途中听的原因,一遍下来自己并没有对整堂课建立一个清晰的轮廓或者架构
每节课后还有作业,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听完挺愉悦,但是作业让你不爽,做完作业让你满足。完美~
本期作业:说说最近有哪些产品给你留下了或满足,或愉悦,或不爽的感受?
答:最近给小宝用了一款计算方面的app,试图用来提高计算速度。 我初用挺愉悦,因为都能顺利过关,反馈音效和音乐都还不错。但很快放弃,因为没有挑战。虽然有联网排名,但对我没有太多意义。对我来说这款app只能用来检验计算速度,而不能帮助提高。小宝作为初级用户,感受更多的是不爽,因为有时不能过关。玩2,3次能过关,会感受到愉悦。如果失败次数太多,他会感觉挫败,进而放弃。同样是由于没有阶梯式的学习进程设计。
这一课的内容并不新奇,但给我指明了情绪是影响产品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绝对理性的人,对于自己很难被广告影响而沾沾自喜。其实我只是自己划了一条线,让自己不踏出去。就像孙悟空给唐僧划的圈一样。待在圈里,一切安好。但想要体会,想要做事,想要和其他人建立联系,必须跨出圈,感受外界的空气。接纳自己,感受情绪,建立同理心,这条路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