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词,而作为教育人更是耳熟能详。以前只是从各种资助名额上看到孩子们的介绍,或者从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业表现方面加以猜测,所有对“留守儿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师生涯中的第一次全员家访,感触颇深。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着一片天空叫作留守的天空,有着一群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留守着静立的大山,留守着无际的田野,留守着简陋的屋舍,留守着孱弱的爷爷奶奶,留守着对父母日日夜夜的思念……
本应该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些看似简单易得的东西,对于留守儿童却是奢侈之物。本应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淘气的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辛酸;本应该在父母的羽翼下受到保护的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早的一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本应该在父母身边玩耍嬉闹的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早地独自承受着孤单……这些时代的孤儿既饱尝着思念的伤痛又满怀忌恨的愤懑,就像是一个可悲的矛盾体,不知所措。
由于贫苦的生活,许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奔波劳碌,只为了能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但是因为工作的不稳定,他们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老人照看,老人年纪大了,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对孩子更是力不从心,更多的时候,是由孩子稚嫩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这更应了那句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的缺失,隔代教育的无可奈何,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曾经教过一个很漂亮的留守女学生,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但是就愿意和老师对着干!她可以在课堂上公然和老师扔书包,掀桌子,砸黑板擦……当我试着和她谈心的时候,她痛哭流涕,求老师不要告诉父母,不然父母又不回来看她了,并且痛下决心一定改正错误。看着孩子满脸的泪痕,我心软了,嘱咐了几句便不再多说。可是事后她仍然是屡教不改,无奈之下想打电话和她父母沟通一下。妈妈的电话永远都是无人接听,爸爸的电话接通后一大堆客套话,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我们不在身边也管不了,麻烦老师多费费心”亲爱的父母啊,那是你们的孩子,如果仅仅靠老师“费费心”就能把孩子教好的话,我相信大部分老师都能和我一样愿意去多“费费心”。可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沟通、倾听……
郑新蓉老师从政策及专业角度为我们解读了了“留守儿童”,同时提出以下建议——
1.在乡镇、村分级建立“儿童活动之家”,并配备专兼职人员;
2.关注儿童最大利益,建立亲情联接;
3.为农民提供适切、便捷、有效的家教资源;
4.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全面提高生活教师的素质;
5.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减少对孩子们的精神污染;
6.关注第二代农民工父母的需求和困境;
7.完善家庭和儿童发展方面的统计和数据检监测;
8.投资农村本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9.公共服务以“家庭”为基础;
10.建立留守儿童社会安全网络。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只有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繁华城市的边缘,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只是不经意间触动整根神经,淡淡地疼,淡淡地痒,却难以割舍。
冬天到了,叶落归根了,亲爱的家长们,你们是否已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