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学习效果一直不太好。
首先,起床困难。前段时间,我很早能起床,6点自然会醒,不需要闹钟和督促。之后,起床抓紧看书,写文。
现在冷了,一睁眼7:30了。醒了后,还不想起,赖在床上。心里虽想着读书,身体仍在墨迹。要不靠在床背上眯会眼,要不刷着手机看小视频,醒后到下床,常浪费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正式开始学习,常到8:30分了。
自身不够优秀,再不努力加劲,离优秀的人差距会更大。
前两天,看到王君老师发文,说自己5:00之前起床,整理教学札记,学生作业等。我当时一惊,五点的天色,大黑呀。我始终有些怀疑,是不是太早了?后来,得到回复,五点前起床,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晚上十点前必须睡。
除了感叹之外,真想用踏实的行动,努力追逐这些优秀的人。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因为我们刷手机小视频,呼呼大睡的时候,她们已经点灯工作或学习。优秀是汗水换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可是,我仍做不到五点起床。
其次,看书效果不好。速度太慢,停停看看,耗费三小时,才50页左右。有次群里,看到邓老师发微信,1小时看了100多页,还是详看。看到这些,真是郁闷。羡慕别人的高效率。我读书还没有方法,铅笔指着文字,一点一点读。效果不见得比别人好。
上周开始看《儒林外史》,文字半文半白,读着真费劲,还慢。有几天,实在看不下去了,放起了录音,目光循着文字,耳朵听着声音,一点一点赶着进度。
这样读法,思考少,效果不行。后来,又放弃了。原始的办法再次闪亮登场,捧着书一行行读。当然,有时读囫囵吞枣,有时读放慢速度。快慢全凭感觉。比如,昨天有个章节,《祭先圣南京修礼》,我一目十行。我对祭祀的流程不感兴趣,读不懂,太复杂了。
最后,读诗没能坚持住。计划每天背首诗,附在日更文后面。用手机修改习作的时候,可以看几眼,熟悉之后能背了。想法很美丽,现实很骨干。只做了几天,就放弃了,没坚持住。为何没坚持住呢?当千字文的日更完成后,心情便放松了,认为自己完成了任务,总想诗回头再附。自己常骗自己的,就是这个回头。
后来,又想着背字帖上的诗。家里有本字帖,内容全是诗歌。计划每天写一张,背一背,用时半小时。第一天坚持住了。临摹之后,大声朗诵,自我感觉还挺好。第二继续。第三天失败。临摹了半张,因琐事中断,吟诵自然也搁置了。
想想入冬以来,这些惰性和不足,心里很惭愧。自己是职业学校的老师,没有各种考试,没有各种评比。时间如此充裕,却不能好好利用。
记下这些学习的事,权当自勉。最后,再附诗一首,鼓励自己,多多坚持。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甾。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