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这一次,我真的差一点点就谈恋爱了。
我们的认识方式非常符合这个时代,我在抖音上刷到了他,觉得他长的好看,于是鼓起勇气要了微信,我们开始了频繁的聊天,再往后一点,我们开始每天语音聊天。
可能是骨子里的文艺腔作祟,我总说自己向往的是细水长流的爱情,但事实上是我心动的频率非常高。
甚至于这一次,我差点开始的这段世俗意义上的网恋。
直到我们中间闹了冷战,我一气之下删掉了他的微信,一夜之间我们就开始断联,那些天的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恋爱才能经受住这个时代的考验。
看着手机相册里残存的些许我和他的聊天记录截图,那一刻的我清醒的意识到:
至少网恋不行,隔着屏幕开始的爱情大多也会隔着手机说分手。
明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件那么需要慢慢来的事情,却因为这个时代而变得轻而易举。
有人用高密度的聊天刻意取悦你,有人故意给你留下睡醒后大段的未读消息。
那些证明爱意的交往技巧不少人教,他们好似人工降雨却只为培育空气凤梨,是多此一举的恋情催化剂。
快餐式的爱情触手可及,心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时候可能我们自己都分不清,喜欢着的究竟是那个天天陪我们聊天的人,还是那种我们喜欢的恋爱感觉。
2
明明恋爱是一件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成本的事情,但在快餐时代里,零成本恋爱也变得不再奇怪了。
我们甚至不用一起去做那些普通情侣做的事情,甚至不用太过于了解彼此。
只是因为高频率的聊天和隔着屏幕看见的照片,听见的声音,然后就决定要和这个人在一起。
这样的爱情,是否来得太过轻易与草率了。
朋友跟我说她很讨厌现在的恋爱。
两个人看的顺眼,加了微信,聊上几天,然后火速在一起,再火速分开。
仔细想想,如果一定要用一个理由载起这一切,那大概也只能是心动和热情了。
天性使然,我心动的原则就是长得好看。
一见钟情在我这里永远大过于日久生情带给我的冲击力。
于我而言,我从未考虑过以后,只是我总能让这第一眼的心动成为我偏执许久的理由。
3
来了我读大学的这座城市后,见证了身边好几对因为异地而分手的人,我总觉得异地恋和网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隔着手机的爱,都是需要时候的刚好缺席。
但不同的是,一个基于相爱而被迫分隔,一个基于未曾谋面却倏然心动。
去年夏天我遇见的那个人,我们最后没有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异地。
我给他正式告白的那天晚上,他安抚完我的情绪之后,很认真的跟我说:
“大学四年不在一起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那个时候报志愿,他的第一志愿和我的第三志愿在同一座城市,我们都没有商量,却又非常不约而同,得知我们有志愿城市重合的那天,他第一反应就是去查了我们的距离。
那张截图我至今还保留着,保留着他特别开心告诉我我们超级近的时刻,保留着我说服自己他设想过关于我们未来的证据。
可是最后他被提前批次的志愿录走,而我被如愿被第三志愿录走了。
我们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傍着大海,一个守着黄沙。
我们之间,是2268km的距离。
因为这2268km的距离,我们之间再也没有过交集。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4
恋爱是一件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事情,也因此,陪伴成了其中最重要的那个环节。
那些明明幼稚至极的事情,却总是能因为和你一起而变得有趣;那些俗套普通的事情,却总是因为你在而变得浪漫且难以忘记。
说话很重要,但我希望的是我们面对面的说话而不是隔着手机互道早晚安。
我跟你说饿了,你会告诉我,我们一起去吃饭;我跟你说我想你了,你会告诉我,出来见面;我跟你闹脾气吵架了,你会抱住我,消解我所有的不安心。
我们会一起吹着晚风,慢慢在人群里散步。
我们会说着琐碎的日常,略带紧张地聆听彼此。
心动的要义,我们总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见面里解开。
而这一切,真的很难通过一个手机就能表达出所有情绪。
5
在没有确定三观合适,五官合适之前,轻易动心是对爱情的不尊重。
虽然这个时代浮躁且快速,但我还是希望我们可以带着诚意和谨慎慢慢来。
也正是因为隔着手机,所以我们更加需要多一点的时间去考虑彼此是否真的契合。
别隔着手机谈爱情,我的意思是,我想见你。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见一面吧。
一起吹吹晚风,一起看场电影,一起喝杯奶茶,一起说说话。
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把怀抱留给彼此。
那些平凡有趣的事情,我也想和你一起试一试。
见面是第一份礼物,心动会是第二份。
我想我应是你唾手可得的阿司匹林,是等角螺线无限向你卷曲。
我不会带表演人格地走向你,你可以随时按下暂停将我逐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