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时初心,是怎样的情结引发了这趟旅程,共读中我自己又得到什么感悟,那些让我泄气、想要放弃的困难又是怎样面对的。亲子共读,这是一件小事,却也值得深思。
1、为什么要亲子共读
亲子互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陪孩子旅旅游看世界,一起做手工搭乐高,抑或是拍纪念视频作留念,都是很好的互动模式。无关乎时间地点场景,真正高质量的陪伴是我们和孩子都融入当下那一刻,找到无尽的乐趣。对于榆木脑袋缺乏创意的我来说,选择亲子共读这个传统的互动方式,最看重的是其高质量又方便,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只要手头有本书,就可以即刻展开。当和孩子互相依偎,翻开美丽的故事,共同沉浸在幻想世界里,奇妙的共振就这样产生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私人的原因。养娃是个磨练心志的过程,她能充电五分钟活跃两小时,你却时间精力有限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数次睡前时光,我都困得只差火柴棒撑眼皮了,她还能量值满满。有时候自己很累很烦的时候,也想敷衍她算了,但始终心有不忍,面对她我就知道我必须要和那个懒的自己、缺乏定力的自己作斗争。每天的亲子共读是我定的小目标,于她是见识更广阔世界的途径,于我是培养耐心和自律的方法。
2、坚持下来的原因
如果仅凭毅力去做一件事,即使坚持了下来也未免显得有点悲壮。就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跑步,那些跑马拉松的大多是真爱,才不是什么磨练意志云云。
亲子共读也是如此。一年多来除了特殊情况以外,我几乎做到了每天陪小满读读看看,并不是因为我是个很有毅力的人,而是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这乐趣来自两方面:
孩子的反馈。就像打游戏的人之所以深迷其中主要是因为能得到游戏及时、不间断的反馈,有些时候我自己觉得单调乏味好想偷懒的时候,孩子总会给我出其不意的反馈,让我再打满鸡血。比如读《我爸爸》,再精彩的书读过50遍也会累觉不爱吧,但是小满今天学里面大猩猩有模有样地举重,明天学爸爸用手把嘴巴拉开逗我笑,后天又很意外地指着“我”字清楚地读了出来。是的,就是这些点,让我觉得惊喜和意外,也是使我满血复活的真正原因。
自己的收获。当初宏图大志开启这个工程的时候只是简单期冀着宝宝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却不曾想到自己竟也收获良多。比如读《大卫,不可以》,大卫各种玩闹,妈妈不停地说“不可以、不可以”,太像平时生活中的自己了,面对宝宝的失控行为,总是忍不住唠叨这不行,那也不行,但是事后又会陷入内疚中,绘本最后妈妈说“宝贝,妈妈爱你”,这疗愈的分明就是妈妈的心,并不是我不爱你而限制你的行为,而是我也在找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帮你一起设定规则,在规则之内给你绝对的自由。
通过绘本,反观自身,直达内心深处,叩问到底想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怎样的人。我们已经带有的成见、防御、功利心可不可以放下,贫乏的想象还能否滋养,绘本告诉我们,依旧要做个有趣、有梦、爱自然、爱家人、爱朋友的人。
3、亲子共读中遇到的困难
前面三篇小文发出后,朋友们留言最多的是“宝宝根本不要看啊,只想撕和咬怎么破?”,我太能理解了,想当初自己也为此头疼过。《骑鲸之旅》里面,作者说亲子共读的第一个成果是失败,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绘本的难易程度与宝宝接受能力的匹配度。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像生长曲线可以用数据简单衡量,而且每个宝宝的语言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挑选一本“合适合时”的绘本就成为了难题。有些绘本分级介绍模糊,买的时候没法判断,结果拿到手完全不适用,我曾在孕期囤过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大名鼎鼎,但是里面文字太多,描述的事情超过了2岁以内宝宝可以理解的范围,所以小满一点都不感冒,至今仍在积灰尘中。还有一种情况是,绘本过于简单,比如1岁以内经常看的布书,到了1岁以后宝宝就不太感兴趣了。
家长的用心输出与宝宝看似的三心二意。亲子共读中经常出现的画面是,你在这边讲的口干舌燥,他在那边百转千回玩的欢,噢,好尴尬。实际上,宝宝的专注力在最初的几年十分需要保护,大多数时候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暂,还会频繁转移,无法持续保持在大人选择的注意焦点上,但同时对于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物品或事情,他们又表现出高度集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宝宝看似的三心二意是非常正常的表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采取各种勾搭法:找非常有趣的互动绘本,读的声(kua)情(zhang)并(mai)茂(li),还可以请手指布偶帮忙等,总之你自己先要表现的很喜欢才会吸引到他。有时候小满看到我一副陶醉在书中的样子她会很好奇地再爬回来瞅一瞅。
亲子共读不可能一帆风顺,传说中的天使宝宝也都在别人家,多点耐心,多想办法,不轻易放弃才不会错过后面的精彩。
4、亲子共读中几个疑惑
数量是否越多越好?我曾经加入过一个绘本妈妈群,里面的妈妈经常分享心得。有的妈妈说她每天给孩子读一本,一个月完成30本,还有的说家中绘本已经上千......关注了一阵子后,我就默默关掉了信息提醒。因为觉得望尘莫及,自叹不如,心里飘过一百个“臣妾做不到啊”!亲子共读真心不是一件急躁功利的事情,我向来以为要以一种缓缓的姿态陪孩子去共同寻找和经历,尽量不催促不焦虑。如能在心有余力的前提下多读绘本定是好事,但若一味追求数量就破坏了和孩子之间亲密和谐的节奏,更何况还有可能看了100遍都不会觉得厌倦呢。
英文绘本是否要引入?应该要。不然就错过太多精彩的绘本了,而且尽量买原版,翻译过来总会失去一些味道。但是孩子看得懂吗?曾经我也这样疑惑,后来我自己的理解是,对于那么小的孩子而言,任何事物都是新的,接受英文和接受中文并无区别。举个例子,我为了写绘本小文,有天把小满所有的绘本拿出来摊在地板上拍照,我随口说了句“小满,帮我把那本《Shapes》拿过来,结果她在铺了一地的书里找到了,乐颠颠拿给我。当时我很惊讶。在读《I am a Bunny》的时候,我问“where's butterfly?”她就指指蝴蝶。所以她们是听得懂的。那么英语口语不好怎么办?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读完书基本还给了老师,所幸绘本里的英文比较简单,蒙混过关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对于早期语言启蒙来说,发音是否标准并非重要因素,培养兴趣,越早接触第二种语言才是要紧的。
还有其他一些疑惑,比如引入新绘本的时机挑选,亲子共读中需要注意的表达方法,怎样一步步进阶阅读,都是值得摸索的。在以后的文章里,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经验。
亲子共读是一场感性的旅程,也是非常私密的阅读体验。绘本作为媒介,是我们和的孩子一起互动,共同搭建起感受这个无穷美丽的宇宙世界的一方天地。无关其他。那些能最终坚持下来,并收获满满的,都是做到了一点:因为是真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