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拖着一副疲躯走在熙攘的天河城商圈,心想着无论去哪里都可以,只要能够离开人潮。也就在此地此情此景,想起了4年前还是当记者的时候,一个暨大毕业的同龄同事谈论过她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广州的方所。在大学,每当我精神萎靡的时候,都喜欢去图书馆闲逛,抛开这似青春校园电影里面矫情的桥段,我的母校汕头大学的图书馆也是值得这样去对待。
尽管我一直还体味不到林夕所描绘的如“像浸在人类古今文明与智慧的气场之中”这种肉麻的真实,但是被书海包围的感受却怎么都有一种如虚似幻,与平日里工作的苟且和生活的琐碎切割开来的干净。
诚如我们去餐厅吃饭,味道不只是一个考量,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吃其中的气氛、其中的环境,以及其中的人。又正如遇上一个合适的人,聊得来的人,能够做朋友的人,能够做伴侣的人,讲究的是timing、是环境、是处境,所谓搭得上嘴或者触电,不就是多方条件的催化结果?
买书看书如偶遇一个人,去书店如吃一顿饭。这里面,书架上因不同尺寸书本的摆放所造成的曲线美感、不同封面形成的色彩拼接所带来的官能刺激,伴着俨然成为空气成分的书香,和在静谧中时或稀落时或韵律奏鸣的翻书声,这是电子商务网站的推荐系统所未能给予。有些书,是注定要偶遇,然后视乎当时的feeling,跟作者撘得上嘴或者触电了,就买回去。有些书,是注定要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的,与已长眠的先哲交流,与现时的偶像对话。有些书,也注定是用来守门的,不在乎进度和收获,只是在兴之所至时轻轻一瞥。
我想,这里面可能隐藏了我过去两年日渐厌恶因形势所迫,用走马看花的速度在电商书城上洒脱,然后落入“我看过的”和“关注该商品的人还会看的”这个逻辑陷阱里面,最后落得扫兴而关网页标签,或者是买下自己没有机会来得及经历相识、相交、相知到相恋的过程的书。这种厌恶,更多是因为,这是一种非诚勿扰电视节目的过程,这是一种职来职往般的人造道具。
那么就去方所吧。所谓闲心难得,闲日与闲时更难求,尤其是在从事互联网产品行业后,在决定做一个连续创业者之后。
终于去了位于太古汇的方所。所有事情的第一次,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好奇,又或置身其中的快感碾压智商,可能有点不顾一切。第一次去方所,反而想起了在美国的时候浸泡在浴缸、听着交响乐乐章的那一刻,我有很多问题想问,想跟毛继鸿聊聊天,看一看他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怎样理解技术性的趋势、和技术的伦理,想聊一聊关于人的身份性。
偶遇了好些书,认识了些朋友,感觉可以继续下去,下个月就过来买回家,说到底,是feeling。离开门口的时候,想起那个为找到张爱玲首版的张爱玲书迷的小片段。
图片来自百度,既然100%还原,那么也就不用非自己的气力了。